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129页

晋唐间流行的发式和衣帽(2)

  

  帻式样,长安人羡慕不已,跟着穿戴,当去制作的时候说:

  “为我作某王头。”(《新唐书》)“王头”怎么做?这话不过

  是说按某王巾帻的式样给我仿制,这一省语,反映十六宅诸

  王巾帻式样流行的广泛。

  葛洪在《抱朴子•讥惑》篇讲东晋初年的服饰变化之

  快及其原因:“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裁制,

  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

  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其好事者,朝夕仿效,所谓京辇

  贵大眉,远方高半额也。”(《外篇》卷二十六)他说人们“以同为

  快”,道出了中国古人“求同”的一种审美倾向。当某人

  首先穿戴某种衣服、帽子、鞋子,首先梳某种发型和作某

  种化妆时,在他是创新,是不想同于别人,不安于现成的,这

  是求异。但某种式样出现,众人纷纷学习,特别是宫中的、

  贵族的新装饰,人们模仿得非常迅速。达到目的了,也就满

  足了。模仿,希望和别人一样,是求同心理的表现;认为别

  人的衣饰形式好,加以学习,是一种求同的审美观。可以这

  样说,我国古人在服饰上求同的力量大于求异的力量,认同

  的审美观大于求异的审美观。衣饰求同,使自己的装束同

  于他人,既不会有怪式样遭到别人指责,也不会因为衣着古

  板遭人讥讪,跟别人相同了,心里也就安生了。

  衣饰的求同,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是长期

  的大一统的国家,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的文化

  统治,使人们无论在政治思想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

  都要统一,不许有差异,反映到服饰上就是追求一致;第二,

  民众的认同是受社会上层的影响。社会上层地位高,受人

  尊崇,他们的爱好被认为是高尚的,下层人士多向之学习,

  所谓求同,就是社会下层求着与上层相同,在服饰问题上也

  是这样,所以我们在讲到先秦两汉人们着装时指出上行下

  效的现象,本篇所列举的事实也反映这种趋向,这就是求

  同。

  中国人的认同的哲学思想和求同的审美观,有着悠久

  的历史,这种思想和审美观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对服饰

  美起什么作用,是应当研究的课题。对此哲学界已开始注

  意了,如果哲学社会科学界都来开展讨论,我们就可以提高

  认识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