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129页

宋元明时期的火葬(1)

  

  火葬作为一种葬法,在历史上争论颇多,是社会生活

  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火葬在五代两宋流行开前,从人

  们对火葬的恐惧和对于土葬的虔诚,可知它产生的不易,

  所以我们不妨从唐以前的两个孝子葬亲的事实谈起。

  廉范,东汉京兆杜陵人,官至太守。他父亲在两汉之

  际的大乱中客死四川,廉范15岁辞别母亲,赴川给父亲

  收尸。蜀郡太守张穆是乃父的属吏,要资助他,他不接

  受,与雇的人背着尸首步行返里,途中乘船,船触石沉

  没,廉范抱着棺材不放,众人为他的孝行所感动,设法把

  他救上来,他终于将乃父埋在家乡的土壤里(《后汉书•廉范

  传》)。他不顾生命危险迎还父尸埋葬,除了孝顺思想,还

  受安葬故土和完尸观念的支配。

  会稽诸暨人贾恩,刘宋元嘉三年(426)母亲故世,

  还没有安葬,忽然邻居家着火,延及贾家,贾恩和妻子桓

  氏怕把母尸烧化,一边哭泣,一边抢救,邻人也赶来帮

  助,遂使母亲的尸体棺椁完整保存,但是贾恩夫妇却烧死

  了。地方官把这件事报告中央,皇帝下令将贾恩的乡里改

  名孝义里,免除他家三代的赋税,追赠贾恩天水郡显亲县

  左尉,以示表彰(《宋书•贾恩传》)。贾恩夫妇以死保护母亲尸

  体,是怕母尸火化,邻人那样救助也是怕火化,政府给贾

  恩的恩荣是旌其孝义,是赞扬他保护母尸。这件事情充分

  表明南北朝时汉人是多么惧怕火化。

  然而后世发生了变化。建隆三年(962)三月,宋太

  祖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

  今宜禁之。”(《续通典•礼典》)这一年是北宋建国的第三

  年,宋太祖就说民间火葬现象很普遍,说明火葬至迟在五

  代时期就流行开来了,北宋初年的火葬应是这种风俗的沿

  袭,不过政府持反对的态度。开宝三年(970)宋太祖诏

  令开封府,“禁丧葬之家不得用道、释威仪及装束异色人

  物前引”(《宋史•礼志》)。佛教上层人士中流行火化,建舍

  利塔,宋太祖禁效释家的诏书,应当包含反对民间火葬的

  内容。北宋政府禁止火化,有些地方官建立义冢,令人土

  葬。但火葬仍旧流行,如山西人普遍实行火葬,有的地方

  人把尸体火化后,将骨灰撒于水中,毫不保存。到南宋绍

  兴二十七年(1157)监登闻鼓院范同上奏,说“方今火

  葬之惨,日益炽甚”,建议地方官设立义地令贫民葬亲,

  宋高宗批准了他的请求。次年(1158)户部侍郎荣儗上

  言,置义冢确为善政,但仍有穷人葬不起,客死他乡者的

  后人也难于尽使亲尸返里,因而建议“除豪富士族申严禁

  止外,贫下之民并客旅远方之人,若有死亡,姑从其

  便”。宋高宗考虑到实际情况,同意他的看法,于是在部

  分人中禁止火葬,而对另一部分人就听其自便(《宋史•礼

  志》)。有些地区,富人、贫人都不遵守政府禁令,实行火

  葬,在吴县,有个通济寺,内设焚化亭,供民间火化亲

  人,骨骸烧不成灰的,投入深渊,绝不埋葬。景定二年

  (1216),亭子为风雨摧毁,寺僧要求官府重修,引起

  吴县尉黄震的反对,写出《乞免再起化人亭状》,给我们

  留下关于该地火葬流行的情况(顾炎武《日知录•火葬》)。

  元代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于柴薪之上以火焚

  烧。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北京路同知高朝上言,

  表示反对,礼部讨论,认为四方风俗不一,民族习惯不

  同,不能强行一致,建议把从军应役、远方客旅及色目人

  除外,土著汉人一律土葬(《续通典•礼典》)。《郑氏规范》记

  载一条郑氏家规,讲劝人“勿用火葬”,无地的人允许埋

  在他家的义冢里,反映元代浙江穷人火葬的事实。

  明太祖于洪武三年(1370)下令,禁止浙江等处民

  人水葬和火葬,如若违犯,治以重罪。这个条令并未完全

  实行,终明之世火葬仍在不少地方流行,明末清初江南昆

  山人顾炎武在《日知录•火葬》中讲:“火葬之俗盛行于

  江南,自宋时已有之。”从语气可知,他生存的时代仍不

  乏火葬的。他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永康县志》说浙

  江永康县有八项弊俗,其一就是火葬。

  《日知录》中关于火葬的记载

  清代也有一些地方的人实行火葬。顺治五年(1648)四月,清朝公布丧葬则例,官民人等“有愿从旧制焚

  化者,听之”(《清世祖实录》卷三十八)。这里的允许官民火葬,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