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129页

厚葬、薄葬与停丧不葬(1)

  

  古人重视丧葬,特别讲究厚葬,几千年习俗不变,与

  此同时针对它的弊病的薄葬也产生了,但薄葬却没有显示

  出它的强大力量,只是作为厚葬的对立面而存在着。厚葬

  总是弊端太多,终于走向它的反面,出现停丧不葬的怪现

  象,千百年与厚葬相伴随。

  厚葬同人们的社会等级地位和经济条件相一致。高等

  级的人葬礼尤厚,帝王贵胄最为特殊,这里列举几个事例

  即可见一斑了。秦始皇陵出土的陪葬俑,步兵、车兵、骑

  兵陶俑多达近万件,马俑500余匹,木质战车130多辆,

  兵、马之俑与真人、真马的高度、大小相当,造形逼真,

  生动异常,因而始皇陵被中外人士誉为古代最完美的军事

  博物馆,如今国人又将之誉为中国十大旅游点之一,名副

  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兵马俑不过是秦始皇的一部分陪葬

  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告诉我们:秦始皇即

  位之初,就着手修建他的骊山墓,动员的人力竟多达70

  万,“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

  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

  秦始皇陵兵马俑

  河大海,机相灌输,

  上具天文,下具地

  理。以人鱼膏为烛,

  度不灭者久之。”地

  宫内建设像地上一

  样,分出官衙和百官

  秩位,收藏各种奇珍

  异宝,铺满水银,象

  征江河大海,燃点人

  鱼膏,使陵内长期保

  持火光。这些记载令人难以置信,人们不可想像秦始皇能

  有那么多的水银去象征河海,可是今日的考古发掘证实了

  这一点:确实是水银满地。出土发现的铜车马室,内有铜

  铸御手驾御的4匹铜马,为我国的宝中之宝。始皇陵的地

  下建筑,从今日考古发掘获知,包括寝殿、内城、外城、

  铜车马室、饲官建筑、陪葬墓区、兵马俑坑。根据以上情

  形,说始皇陵规模宏大,收藏极丰,是一点不夸张的。

  汉武帝的茂陵,今天我们到陕西兴平县境,老远就能

  看见它。它高46米,底部58000平方米,内藏“金钱财

  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计190种。因随葬品太

  多,汉元帝时谏大夫贡禹就此作出指责(《汉书•贡禹传》)。当

  然他不敢指向皇帝本人,而是说负责葬礼的大将军霍光奢

  侈悖礼。就是这位霍光,在他死后,政府给他治丧,赐给

  的葬品绣被100领,衣50箧,金缕玉衣一袭,梓木制作

  棺,枞木做成椁,就是陪葬的婢妾的椁也是枞木打制的

  (《汉书•霍光传》)。古代皇帝贵族的陪葬品,除了珍宝器

  物、禽兽,常常还有婢妾奴仆。因为人殉太残酷,不断地

  有统治者表示仁慈,禁止人殉,如秦献公元年(公元前

  384年)“止从死”(《史记•秦本纪》),但人殉现象却长期存

  在,到明朝前期还有宫人殉葬皇帝的制度,明英宗加以废

  除,历来被认作是一项仁政。以上说的是厚葬的两个内

  容,即建造规模宏大的墓室,放置大量随葬物品(甚至包

  括活人)。

  厚葬的第三项内容是吊唁和送殡规模大。丧主通知亲

  友,设灵堂,供生者悼念。东晋时中书令王献之死,他的

  哥哥黄门侍郎王徽之奔丧到来,直上灵床,弹奏弟弟生前

  使用的琴,表示哀悼(《晋书•王徽之传》)。散骑常侍顾荣生前

  爱好奏琴,死后家属将琴放在灵床上,他的朋友张翰来哭

  灵,边抚琴边伤感地说,我的老朋友再不能欣赏我的琴声

  了,说着痛哭起来(《晋书•顾荣传》)。这种就死者生前的喜

  好而表达的言行,是对亡者的真正追念,是正常现象。但

  是生者不以此为满足,希望来吊唁的人越多越好,次数越

  频繁越好,这就是厚葬的思想了。汉景帝时,洛阳人剧孟

  是个赌徒,他母亲死了,参加送葬的人所乘的车子有

  一千余辆,队伍庞大,引人注意。楚王相袁盎与剧孟交

  游,一个富人不以为然,对袁盎说剧孟是赌徒,同他交友

  岂不失了身份,袁盎说剧孟确实是赌徒,但他母亲出殡有

  那么多的人去送葬,可见其人不简单。袁盎不但继续同剧

  孟友好,反而和那个富人绝交了(《汉书•袁盎传》)。袁盎重视

  剧孟是看到他的社交能量,而根据就是他母亲的送葬者众

  多。这件事说明送殡的人多是丧主的一种光荣,人们当然

  要追求它了。北魏赵郡房子(今河北高邑)人,光禄卿赵

  修,因得魏世宗的宠幸,在安葬乃父赵谧时,王公以下百

  官都去吊唁,祭奠仪物之多,灵堂放不下,宅院容不了,

  充塞于临街的大门。他将尸柩送回原籍安葬,在京城制作

  了墓碑、墓志铭、石兽、石柱,沿路用凶吉车辆将近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