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69页
《西游记》中的幽冥世界(1)

  

  对幽冥世界最权威的解释来自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他在呈奏玉帝擒拿孙悟空的表文上说:“幽冥境界,乃地之阴司。天有神而地有鬼,阴阳轮转;禽有生而兽有死,反复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数,不能易也。”言语寥寥,却清楚地说明了幽冥世界的来由及功能。

  除那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菩萨外,幽冥世界几乎是所有灵魂的最后归宿。在这一点上,连贵为人问天子的唐太宗也不能例外。不过,与常人不同的是,常人的灵魂是被鬼强行拘捕去的,而太宗入冥却是被请去的,并且受到冥府阎君非同寻常的礼遇。关于唐太宗“游冥界”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传奇。其时有关阴间地狱的描写还不多见。虔诚的佛教信徒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弘扬佛法,警世骇俗,便不遗余力地渲染地狱的凄惨、刑罚的残酷、狱卒的冷酷无情,而为了取信于人,他们将唐代的开国皇帝拉来作为证明地狱真实存在的“见证人”。

  第十回,唐太宗魂游地府。当他进人幽冥地府鬼门关时,早已有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恭敬相迎。到达森罗殿后,竟使得十代阎王都降阶而至,弯腰躬身,并且谦卑地自称:“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掌管人间生死的幽冥世界的阎王,反倒对人间的君主毕恭毕敬,这一看似违背常理的安排,却正表示幽冥世界不过是人间世界的复制。人们按照现实社会的模式构造了幽冥世界,因而幽冥世界看似神秘,实则处处可见现实世界的影子。

  人死之后,灵魂必然皈依阴司。但灵魂到达阴司之后,却被划归为几个不同的档次。按照《西游记》的解释,它们分别是“一十八层地狱”、枉死城和“六道轮回之所”。

  “一十八层地狱”绝对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来这里的都是那些“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的恶人。他们在这里遭受拔舌剥皮、折臂断筋、上刀山、下油锅等酷刑,不仅如此,他们在这阴风飒飒、黑雾漫漫的地狱还永世不得翻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应该说,对地狱恐怖惨象的种种渲染,折射出佛教对阳世人们从善好佛的规劝。因为在阳世所做的每一件坏事,都会在地狱里得到恰当的报应。

  枉死城里居住的又是哪些鬼魂呢?第十回,唐太宗随着崔判官到达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在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唐太宗听得心惊胆战,又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唐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崔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直到唐太宗借一库金银散发,众鬼方才散去。由此可见,住在枉死城里的大多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虽然他们没人地狱,但其遭遇同样悲惨凄凉。

  由此我们知道,幽冥世界并非人类的理想之所,因而对“六道轮回”的追求变得迫不及待起来。第十一回,唐太宗来到“六道轮回之所”,只见那腾云的,身披霞帔;受禄的,腰挂金鱼;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都奔走那轮回之下,各进其道。原来是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前因不同,自然结局不一样。不管是入仙道,还是堕鬼道,渴望离开阴司却是共同的。从这一点说,阴司只不过是人类灵魂超度的中转站。

  同人间世界一样,阴司也有欺善怕恶、徇情枉法、营私舞弊的情形。当孙悟空大闹幽冥界,将生死簿上所有猴类的名字勾去时,阎君十王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丑态便纤毫毕现。而后来,唐太宗靠老部下的关系暗增了二十年阳寿,从而转托超生,幽冥世界便活脱脱变成一个人间的衙门。作者在此告诉我们:将希望寄托在死后的灵魂超升上是不切实际的,真正需要注重的是现实的行为后果。这或许是《西游记》的幽冥世界给我们的启示。

  《西游记》中的极乐世界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西方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神话中的王母娘娘就居住在西方,而佛教从西方传来后,它勾勒的西方极乐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迷幻的色彩。

  同道教的神仙世界一样,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到处都是七宝楼台、金银珠玉、玉液琼浆供人消受。《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灵山,只见那雷音古刹: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栖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彩凤双双,青鸾对对。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官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无别,云闲觉昼长。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

  极乐世界既然这般美好,那么居住在那里的众生便应该无欲无求,过着安详宁静的幸福生活了。似乎又并非如此。第七十七回,狮驼国唐僧师徒遭难,悟空请如来降伏大鹏金翅雕。当如来要求他跟自己去极乐世界时,大鹏金翅雕却非常不情愿,并说“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直到如来答应满足他的口腹之欲,方才作罢。这倒符合宗教对天界描述的一般规律:越往天的高层,就越没有物质性的东西,居住在那里的生灵就越形如槁木,没有欲望。而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欲望的消失其实便意味着放弃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大鹏金翅雕当然不希望丧失这种权利。因而虽然他忝列极乐世界的一员,其实却无时无刻不想逃往下界,享受声色名利。与他志同道合的,还有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和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

  大鹏金翅雕逃往下界的另一个原因是极乐世界太不自由。这源自于极乐世界具有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它的中心是如来佛祖,下级则有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大金刚、四大菩萨,再下一级则是比丘僧、尼等众。极乐世界每天的功课无非是听如来说经谈禅,确实无聊得紧,而更难以忍受的是没有丝毫的自由。第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如来救驾,如来临走时对众菩萨说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即便如来有事外出,众生也不得擅离职守,极乐世界的不自由从此可见一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