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69页
心诚志坚取经人

  

  师徒四人中,沙僧的任劳任怨、默默元闻是出了名的。这当然有其特殊的深层原因。首先,他曾在流沙河为水怪,吞杀了许多的过往行人,罪孽深重。这一污点使他在悟空、八戒面前无形中矮了三分。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过着“饥餐铁丸,渴饮铜汁”的炼狱生活,根本就没有机会为非作歹。八戒被贬后投胎为猪,虽然也曾在高老庄兴风作浪,但不过是将高小姐翠兰关押起来而已,没有多少恶念恶行。只有沙僧,遭贬流沙河后,大开杀戒,专干些伤天害理打家劫舍的勾当。尤为凶残的是,他竟然将打杀的几个取经人的骷髅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到处炫耀。因而他皈依佛门,必然要背上沉重的罪孽包袱。他的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更多地包含着浓厚的赎罪报恩思想。其次,沙僧最后投身唐僧门下,悟空、八戒都是他的兄长,从传统素质教育读本•四大小说名著导读的孝悌观念来说,在两位师兄面前,他只有听命顺从的份。西天取经途中,沙僧较好地遵循了“君子不出其位”的古训。对师父,他能尽弟子之职;对兄长,他能守弟弟之份。在悟空与八戒的摩擦中,他总是首先维护长兄的权威,对八戒时时劝解,起到了平衡作用。沙僧确是取经队伍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应该说,沙僧是取经队伍中心,性比较坚定的一员。在这一点上他与常嚷嚷散伙,分行李,回高老庄陪媳妇去的八戒不可同日而语。小说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化为一母三女,以财色试师徒四人。面对美色金钱的诱惑,八戒“心痒难挠”,而沙僧却“转背回身”。当唐僧要他留下时,沙僧作了一番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表白: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须知,这是沙僧加入取经队伍后碰到的第一难,刚刚受戒即有此坚定信念,确属难得。

  取经路上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取经队伍如同汪洋中的一条小船,稍有动摇,便有舟覆人亡的危险。小说第四十回,红孩儿作法,将唐僧摄走,无影无踪。悟空因师父不听劝告,认妖为善,气极之下说出了“散伙”的话。这本是一句气话,但八戒竟信以为真,随声附和:“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上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在此关键时刻,沙僧的及时表态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他从散伙的利害关系人手,“师兄,你都说的那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既从大处着眼,又充分照顾到自身,因而使悟空回心转意,八戒急忙认错。一场散伙危机消弭于无形。

  取经途中,由于唐僧肉眼凡胎,因而经常受到妖精幻象的迷惑,使本来就前途坎坷的取经之路更是险象环生。虽然孙悟空火眼金睛,能识破妖魔,但他屡屡进言均被唐僧否决,因为唐僧有他的处事原则。这种处事原则使他屡屡受难,但唐僧依然无怨无悔,因而令疾恶如仇、又是急性子的孙悟空极为恼火,多次要散伙走人。此时,沙僧的角色地位便湿得极为重要。第八十一回,唐僧受骗于陷空山的地涌夫人,被其擒走。孙悟空多次与她交手,却屡次中其调虎离山之计,被她狡猾地逃脱。悟空心烦意乱之下,捞起棍来一阵乱打,连声说道:“打死你们!打死你们!”猪八戒吓得“走也没路”:

  沙僧却是个灵山大将,见得事多,就软款温柔,近前跪下道:“兄长,我知道了。想你要打杀我两个,也不去救师父,径自回家去哩。”行者道:“我打杀你两个,我自去救他!沙僧笑道:“兄长说那里话!无我两个,真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谁与看顾?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天明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

  一番深情款款的话语,终于让孙悟空回心转意,兄弟三人齐心协力,天明去找寻师父。

  在列待取经这件事上,沙僧始终抱着非常虔诚的心态。在他看来,取经是为了将功赎罪,求取正果,因此不但毫无退悔,还曾三度劝说八戒。一次是在师徒离开火云洞以后一个多月,三藏思乡心切,八戒深恐魔障凶高,灵山难达,他就勉励八戒“且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另一次是在四众离开比丘国后,三藏又兴思家之念,八戒亦觉路远难到,沙僧便劝八戒“只把工夫捱他,终须有个到之之日”;最后一次是当诸圣取得真经,来到通天河西岸,八戒再生退意,沙僧又劝他“休抱怨”。每当取经人存有放弃的念头时,他总会不厌其烦地加以劝诫,沙僧在取经队伍中的“粘合剂”作用不容忽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