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69页
序(2)
《金瓶梅》、《红楼梦》以普通人的感情生活为描写重点,女性形象自然成为其中的核心部分。《红楼梦》开头便有这样的交代:“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愧又无益……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非常明确,小说是以一群闺阁女子作为中心,“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并不与朝廷大政发生多少关系。在贾宝玉的周围,钗环黛绕,构成一个迥异于《三国》、《水浒》的世界。可以作一个近乎荒唐的设想:假如让李逵、鲁智深进入大观园,或让贾宝玉、林黛玉上梁山,这两部小说将如何展开描写?这说明,每一种类型的小说,都自有畛域,我们在阅读时,必须把握住它们之间的区别。 小说以铺叙情节和塑造人物为其基本的存在方式。阅读四大小说名著,不能忽略人物性格和叙事技巧的分析。 叙事技巧有许多种,如伏笔、照应、叙事时间、叙事角度等等。这里以悬念的设计为例,略作说明。 《三国演义》制造悬念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锦囊妙计,如第一百零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二是并不宣布作战方案,而用“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来代替。这两种方式,都不是生活当中的真实情形,而只是一种讲故事的技巧,目的是将读者蒙在鼓里,使他们对于事件的变化产生应接不暇的惊奇感,从而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产生格外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也注重悬念的设计,但不再采用锦囊妙计和“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方式,而是更加生活化,泯除了技巧的痕迹,从而在艺术上臻于更高的境界。比如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武松为兄长报仇,杀了西门庆、潘金莲等人,被刺配孟州。来到牢城营,因武松不肯托人情,还口口声声与差拨抬杠,牢友们都料定他“晚间必然”被“结果”:众人说犹未了,只见一个军入托着一个盒子入来,问道:“那个是新配来的武都头?”武松答道:“我便是。甚么话说?”那人答道:“管营叫送点心在这里。”武松来看时,一大旋酒,一盘肉,一盘子面,又是一大碗汁。武松寻思道:“敢是把这些点心与我吃了,却来对付我?我且落得吃了,却又理会。” 武松的想法也正是读者的想法,我们确实认为,这顿饭之所以丰盛,是因为武松马上就要被处决了,管营的用意是让他做个饱鬼。然而,武松和读者都没有料对。到了晚上。并没有谁来结果武松,倒是“头先那个人,又顶一个盒子入来”,好肉、好鱼、好酒的招待;不多时,又送热水来洗澡。武松以为洗澡后会被害死,却又并不。第二天请他搬家,他以为是去土牢,却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去处。中午、晚上仍是盛情款待。 武松心里忖道:“毕竟是何如?”到晚又是许多下饭,又请武松洗浴了,乘凉歇息。武松自思道:“众囚徒也是这般说,我也是这般想,却怎地这般请我?” 确实,不仅众囚徒百思不得其解,武松也百思不得其解;不仅武松百思不得其解,读者也同样百思不得其解。瞒住武松是表面的现象,瞒住渎者才是作者的真实目的。能成功地瞒住读者,引发读者的牵挂和往下读的欲望,这就是悬念的作用。《水浒传》有意瞒住读者,却又不让人看出故意设置悬念的痕迹,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西游记》的情节是游记性的,行动和奇遇成为其中的核心部分。作为历险故事的主角,唐僧师徒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尤其是险峻的山林,读者都会心头一紧,料到必有一番危难。然而,是什么危难呢?读者并不清楚,于是追不及待地往下看。《西游记》以游记的方式制造悬念,“看似寻常最奇崛”,颇有大智若愚的风序。 以上我们以悬念的设计为例,比较了三部名著的异同。窥一斑而知全豹,意在提醒读者:分析小说的叙事技巧是件饶有趣味的事情。至于人物性格的考察,更是一个引人人胜的世界。好在四本导读俱在,这里就不必饶舌了。 四大小说名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也是整个人类的伟大文化遗产。不仅华夏子孙对之充满了崇拜之情,其他许多民族也对之充满敬慕之意。英文译本、法文译本、俄文译本、捷克文译本、罗马尼亚文译本、波兰文译本、越南文译本、朝鲜文译本、日文译本……遍布海外各地。以四大小说名著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专著、学术论文,更是不胜枚举。四大小说名著是与许多海外汉学家的名字联在一起的,如德国的弗朗茨•库恩,前苏联的罗加切夫,英国的杰克逊,日本的长泽规矩也、小川环树、相浦杲,美国的韩南、浦安迪……四大小说名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必须了解四大小说名著。
陈文新2002年3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