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69页
传统志怪中的妖精

  

  以上我们分别讨论了《西游记》中的人间世界、神仙世界、幽冥世界和极乐世界,并有限度地追溯了仙界(神仙世界)和鬼界(幽冥世界)的志怪渊源。有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讨论中被边缘化了,即妖怪和法宝,而它们在《西游记》中又非常重要,不宜被边缘化。况且妖怪和法宝与这四个世界都有关系,讨论这四个世界,不能不涉及二者。

  先看看六朝志怪中的妖精。

  与仙、鬼形成对照,物的世界总体上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不信奉人间伦常的异邦。物,指的是各种“年老成魔”的动植物或无生命之物,也就是怪物,或称物怪。《抱朴子•登涉》:“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这些“物”,后世习称为妖怪或妖精。

  在志怪小说中,天地间的邪恶与卑鄙,大都与物有关。它们没有道德感,没有羞耻心,一切正直的人所遵循的生活秩序和奉行的准则,它们都视有如无,并似乎故意践踏之,毁坏之。

  在这方面,物怪与鬼的差别异常鲜明:就一一般情况而言,鬼仍然信守人间伦常,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从不淫人妻女(个别极是为邪恶的鬼除外);物怪却非但无此种忌讳,且对淫人妻女格外驾感兴趣,给许多普通家庭带来惨痛的悲剧。其他坑害人的事,物怪同样爱干,神通不大的物怪多来一些小恶作剧,神通大的习物怪则往往有拿人性命当儿戏的恶劣嗜好,如《搜神记》卷十七巅《顿丘鬼魅》:习考魏黄初中,顿丘界有人骑马夜行,见道中有一物,大如毯兔,两眼如镜,跳跃马前,令不得前。人遂惊惧,堕马。魅骥便就地捉之,惊怖暴死。良久得苏,苏已失魅,不知所在。霍乃更上马,前行数里,逢一人,相问讯已,因说:“向者事变 霜如此,今相得为伴,甚欢。”入日:“我独行,得君为伴,快不要可言。君马行疾,且前,我在后相随也。”遂共行。语曰:“向者物何如?乃令君怖惧耶?”对曰:“其身如兔,两眼如镜,形甚可恶。”伴日:“试顾视我耶?”人顾视之,犹复是也。魅便跳上马,人遂堕地,怖死。家人怪马独归,即行推索,乃于道边得之。宿昔乃苏,说状如是。《在物怪的恐怖阴影中生活,这无疑是六朝志怪作者把他们对恐怖现实的感受折射到了小说中。物怪即邪恶者的象征。的确,“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置身乱世,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深发感喟是必然的,但不一定流于诅咒或呼天抢地。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就说过:“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人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

  文章便更平和。”这种平和,体现出“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历经沧桑的浑涵与成熟。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物的若干想象就表达了这种严整而又从容不一,止一迫地看待乱世及邪恶者的独特态度。

  其一,物是邪恶的、残暴的,但人们并不惧怕,有的只是厌恶与蔑视。一是厌恶。这在那些描叙物怪幻化为女性追求男子的故事中显示得尤为分明。如《搜神记》卷十八《苍獭》、卷十九《鼍妇》,《幽明录》“淳于矜”、“苏琼”、“费升”、“吕球”等。兹录“吕球”一则:

  东平吕球,丰财美貌。乘船至曲阿湖,值风不得行,泊菰际。见一少女乘船采菱,举体皆衣荷叶。因 “姑非鬼耶?衣服何至如此?”女则有惧色,答云:“子不闻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乎?”然有惧容,回舟理棹,逡巡而去。球遥射之,即获一獭。向者之船,皆是苹蘩菹藻之叶。见老母立岸侧,如有所候望。见船过,因问云:“君向来,不见湖中采菱女子耶?”球日:“近在后。”寻射,复获老獭。

  居湖次者成云:湖中常有采菱女,容色过人,有时至人家,结好者甚众。

  李剑国先生《唐前志怪小说史》将这类情节视为“人妖恋爱”,并认为物怪被男子惩罚是“遇人不淑”,“读后深感遗憾”;“这些女性妖怪并不害人,为恋爱而死于非命,惹人同情”。恐怕是误会了。它们与人鬼恋爱的区别在于:男子对于女鬼的感情通常是真挚的,不得不离别时,总免不了怆恻嘘唏,因为,鬼本质上是人;而对于女怪,男子与之交往或交欢,大抵是受骗上当,一旦真相大白,便毫不留恋地舍去,甚或亲自动手置之于死地。这是由于,怪意味着丑恶,是与人类格格不入的。二是蔑视。在他们看来,物怪尽管都获得了某种灵性,尽管凶恶残暴,但并不可怕。因为,植物怪或器物怪神通有限,易于征服,即使是神通较大自嘞物之怪,百年之内的可用犬加以识别,千年老物怪,如《搜神记》卷十八《张茂先》中的斑狐,“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仍可治服;铜镜也能使妖怪现出原形(见《搜神后记》卷九《鹿女脯》、《林虑山亭犬》等)。气豪胆壮者或者方士更是物怪的克星(见《搜神记》卷《大贤》、《到伯夷》、《列异传•汝南有妖》等)。

  其二,人们虽然厌恶并蔑视物怪,却又能以一种超然于善恶之外的壮伟的气度来欣赏它们,尤其是欣赏它们的神通与智慧。《搜神记》卷十八《狸婢》中的狸怪可以将身子变为主妇,尾巴则单独变为“所随婢”,这比变人时依旧有段尾巴拖在后面的孙悟空还有能耐。卷十八《张茂先》中的斑狐“变作一书生”:“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张华闻所未闻;“比复商略,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摘五礼”,张华“无不应声屈滞”。张华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学者、诗人,却远不及斑狐,可见其超群轶伦了。《董仲舒》中的狸怪(《太平广记》卷四四二,出《幽明录》),与董仲舒“论五经,究其微奥”,也不寻常。狐、狸在魏晋南北朝志怪中是被作为最淫邪、最善变而又最聪慧的物怪来看待的,能够欣赏邪恶者的智慧,该是何等豪迈!有时,为了抒发愤世嫉俗的感慨,他们甚至故意写得人不如怪,比如《搜神后记》卷九《放伯裘》等,对后世《聊斋志异》大有影响,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亦与之相关。这…点,我们讨论孙悟空形象时再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