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心情,坚定信心,保持状态

作者:方宏来源:兰溪新闻网 2009-05-05

【励志导读】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努力,要相信自己,变换学习方式,突破高原期是指日可待的。怎样坚定信心呢?孙老师说,抽点时间阅读一些励志的小故事,看一些励志的短片,如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堤斯的录像等,可以给自己以信心———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我也一定能行。

离中考、高考只有一个月左右了,在这个时间段,不少考生以及他们的家庭会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困扰。如何缓解考试焦虑,让考生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迎接考试,不久前,本报组织了一个小型公益讲座,对考生家长进行了一次辅导。那么,作为承担着更大压力的考生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压力、调节情绪,使自己在考试中发挥出更好水平呢?4月28日,兰溪市上华中学针对部分高三学生组织了一次缓解考前焦虑的讲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茂庭应邀对学生们进行了辅导。记者观摩了这次辅导并就缓解考生考试焦虑问题对孙老师进行了采访。

讲座论文关键词:放松 调整坚定信心

在讲座开始时,孙老师先教同学们学会放松。同学们围成一个U字型坐着,放松训练开始时,孙老师让大家都从座位上站起来,两手高举,从第一位同学这儿开始,孙老师依次和每位同学都相互用力击掌一下。然后,同学们依次从自己右边的同学开始一个个击掌下去,这样一圈下来,所有的同学都和别的同学击掌过一次。整个氛围立马就活跃起来,很多同学都轻快起来了,脸上有了笑容。接着,孙老师又教大家用深呼吸的方式放松,调整自己的情绪。

讲座的第二个环节是分享体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孙老师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同学们目前的状态和面临的困扰。他询问大家一天里有多少时间可自由支配?在自己支配的时间里会干些什么事?在情绪紧张时会产生什么问题等等。孙老师对同学们在学习应试时产生的一些紧张焦虑问题作了总结,告诉大家不能只看到一些客观原因,也要寻找自身内在的因素。坏情绪越多、越强烈,在学习上的动力就越不足,越无力量感。因此,练习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非常重要。

讲座的第三个环节,孙老师给大家放了一段关于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堤斯的录像,他虽然没有双腿,但是他的内心是健全的。同学们看完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久久不愿离去,这种震撼力激励着学生们做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青年,珍惜自己健全的身体,坚定信心,轻松快乐地学习应试,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心理咨询师孙茂庭:

缓解焦虑,改变认知、应对指导很重要

在心理咨询师孙茂庭分别对几位同学进行了个别指导后,记者就学生考试焦虑的普遍问题以及如何缓解采访了他。

孙老师介绍,学生考试焦虑比较普遍的表现是:疲劳战术,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但是静不下心,效率低、效果差;过于紧张,一紧张就犯低级错误,考试准确率下降,导致信心不足,越没信心越紧张,越紧张越易犯错,形成恶性循环;烦躁,易分心,易受环境影响,太吵太静都静不下心学习等等。

“学生的这些考试焦虑源于内心压力。”孙老师说,考生压力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家长、老师以及本人的高期望,还有同学的竞争与紧张的氛围,当然,深层次的压力源还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中国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传统文化。不少家长和老师,会对考生不断加压,比如原来是班上第15名,月考上升到第12名,家长在高兴之余就自然会提出进一步要求,比如进前十。如果稍有退步,教师就会很认真地找他谈话,批评加鼓励,软硬兼施,这样长期下去,压力会越来越大。同时,越临近大考,同学间的竞争也会趋于白热化,随着时间的倒计时,气氛会越来越紧张,考生感受到的压力就不断升级,而压力导致焦虑,焦虑影响复习效率,这种恶性循环,常会使考生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如何缓解学生考试焦虑?孙老师认为可从应激源控制、认知改变、应对指导、社会支持、缓和身心反应、生物自然因素等方面加以调整。具体的就是学生家庭、社会关系方面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对高考、中考的目标定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既要确定较高的目标,也要确定一个最低目标。考生觉得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才不会让考试构成很大的威胁;认知改变是指改变考生对重大考试的部分不合理的看法———正是这些看法造成考生情绪的焦虑,如“考不好会对不起父母”、“考不到预期的分数就是最差的人”等;应对指导就是怎样去面对激烈的竞争,主要是一些应对的策略,如复习、考试的策略等;临近考试,考生的心理会越来越急躁,人际关系也会出现问题,把很多父母弄得不知所措,此时,父母的有效支持就是一种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考生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还有,很多考生会有很强烈的身心反应,如胃口不好、睡眠不好、精神不集中、易激动等,此时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会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考生还要注意生物钟的调整,因为,越到后期考生越会采用疲劳战术,从而打乱自己的生物节律,结果是效果适得其反。所以,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符合自己原来的生物钟规律十分重要。

孙老师说,其实,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不合理的应对方式才是问题。他给考生们提了一些具体建议:

首先是去掉心里过于强烈的愿望,把心里所有东西都排空,让其变成一个空屏———以后的事先不去管它,以前的事也不去懊悔,把当下的事做好就够了。要放下“过于强烈的期望”,才能静下心来。当然做起来是很难的,这需要慢慢练习。

其次,对于某些相对弱势的学科,孙老师认为除了考生自身的基础问题外,心理上也会有些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比如对薄弱学科的恐惧感和厌恶感等。他建议同学在调整心态的同时调整学习策略,可采用“小步子,大目标”的方法。对于考试时速度慢、时间来不及的情况,孙老师认为平时也要模拟考试时的情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定的题量,这样多练习,考试时对时间的把握就会好些。

第三,针对完美计划执行不了的情况,孙老师强调说,制定计划要先试行几天,可行了再按照执行。执行了,有效果了,就要坚持下去。

第四,对于考试时常出现失误甚至是一些低级错误,孙老师建议同学们要对自己的失误进行分析,弄清到底是能力问题、基础问题还是情绪问题,分析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坚定信心。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速度快慢问题,孙老师认为,人的气质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反应速度慢,但他做事很踏实,虽然慢但是准确率高,而学习速度快的同学,则可以有时间多复习几遍多检查几遍。所以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好处,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然后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第五,对于复习中的高原现象———有的同学感觉复习到一定程度,就再也冲不上去了,孙老师说这就是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他说这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努力,要相信自己,变换学习方式,突破高原期是指日可待的。怎样坚定信心呢?孙老师说,抽点时间阅读一些励志的小故事,看一些励志的短片,如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堤斯的录像等,可以给自己以信心———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我也一定能行。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青春励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