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灶台见证无悔青春:记我眼中的“老赵”班长

作者:王亚博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2-08-11

三尺灶台见证无悔青春

——记我眼中的“老赵”班长

作者:湖南省边防总队张家界边防检查站勤务中队 王亚博

赵西军,湖南公安边防总队张家界边防检查站炊事班班长。兵龄16年,“厨龄”也整整16年,拥有高级厨师职业资格证书,因为工作出色,连续四年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官)”,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受站嘉奖,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老赵”。

赵氏红烧肉,让市长竖起大拇指

十一年如一日,让官兵吃上可口的饭菜,成了“老赵”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他炒的一手好菜,每日三餐不重样,南北口味兼顾。他勤奋好学,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向驻地“晨天大酒店”的大厨学习手艺,现有高级烹调技师等级证书,从入伍以来,他写下了烹调读书笔记十本,先后培养炊事人员5名,为新炊事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老赵”的拿手菜有红烧肉、手擀面、酸菜鱼、啤酒鸭,南瓜烧排骨、辣子鸡、三鲜包等等。如“老赵”的红烧肉,肉是五花三层,色泽红亮诱人,肥而不腻,入口酥软即化,战友亲切称他做的红烧肉为“赵氏红烧肉”;“老赵”能擀出一手好面,擀出的面条光滑柔韧,切得细细的,下到锅里随着滚开的水花团团转,盛到碗里晶莹透亮,吃到嘴里跟跟爽滑,丝丝顺口,“老赵”的面条随时变花样的翻新:香菇鸡丝面,青菜鸡蛋面、凉拌面、热干面、炸酱面,张家界市长在一次来部队看望官兵的时候吃过“老赵”的手擀面后啧啧称赞,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老赵”还有独特的酸菜鱼烹调方法,成菜肉质鲜嫩,汤酸香鲜美,微辣不腻,鱼片嫩黄爽滑,口味深得官兵喜;啤酒鸭也是“老赵”的特色,将鸭与啤酒一同炖煮成菜,使滋补的鸭肉更加浓厚,鸭肉不仅入口鲜香,还带有一股啤酒清香,深受官兵喜爱的菜肴。

众口不再难调

炊事保障看起来很简单,而实际上却很繁琐,需要细心和耐心,部队官兵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关心照顾到不同人的饮食习惯及口味就不简单了。北方的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口味重喜欢吃辣的,“老赵”在这方面可下了一番苦心,在保证饭菜质量和种类的同时,做到随时翻新花样,南北口味兼顾,尽量满足官兵提出的要求,力求做到每一位官兵都能享受到可口舒心的饭菜。本着对官兵身体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赵班长对食品卫生工作也抓得很紧,餐具干净、生熟分置,饭菜卫生,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精于算计”的“赵掌柜”

“买最好的菜,砍最低的价”这是“老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炊事班班长,他每天经手的买菜钱有好几百元,但他始终珍惜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处处节省开支,将有限的经费用得“游刃有余”。在每次采购中,价格能砍则砍,能省一分是一分,他说:“每一斤肉菜如果便宜一点,咱们买的又多,一个月下来就能节省不少呢!”当然,他对肉菜的品质也毫不含糊,决不为省钱而买劣质菜。在集贸市场,他是令菜贩们折服的“砍价能手”。“老赵”不是个“小气人”,但常常为了个块儿八毛跟小贩“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16年如一日,平凡铸就伟大

为了保证官兵的一日三餐准时开饭,赵班长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准备早饭,煮稀饭、面条、米粉或者烙饼、磨豆浆、炸油条等等。吃完饭后还要蹬上三轮车去市区买菜,由于菜场距站里较远,再加上天气炎热,回来时经常汗流浃背。炒菜时,由于燃气炉和电蒸炉大量散热,整个厨房操作间就像个大蒸笼,可他却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马虎,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可他却毫无怨言。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让战友们吃得好,吃得放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听到这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官兵们不禁对他俩肃然起敬。晚上有夜航任务, 本应漆黑的食堂灯火通明,“老赵”正在操作间里忙个不停,食堂门外不远处就能听到锅碗瓢盆的阵阵“嚓、咔”碰撞声。这是“老赵”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第四餐—香喷喷的蛋炒饭,热汽腾腾的稀饭和馒头,让深夜上勤归来的一线检查员们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声“好香啊”。用完餐后,大家开心的说道:站里准备的夜宵花样多、味道好,炊事班的服务保障相当给力,这下我们再也不怕“红眼航班”了!

炊事工作干上一两年不算难,难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他正是凭着一名军人特有的执著,凭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为自己打造了无悔的军旅生涯,为全站官兵树立了榜样。“赤子之心、卫士之魂、三尺灶台、无悔人青春”就是他从警以来真实的写照。

(作者感言:18岁光荣入伍到如今“老赵”已为人父,而立之年。16年,在生命长河中也许不算长,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部队也不算短,“老赵”用16年的青春平凡的书写不平凡。光荣在于平淡,是对他最好的诠释,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风风火火的人生,有的只是一颗平凡的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诠释着对警营执着的爱。)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青春励志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