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道家以为「我」必须经由一个「无名」的过程,回到自然天地之间。
儒家认为,重点在于主体的参与力量,如果没有「志于道」,那可能不是这样喔!所以它的重点不同,儒家如果落实在意义治疗的时候,儒家是一种非常积极进取的认为,我要找寻我生存的意义,找寻我生命的意义,我要通过我生命意义的认取回过头来对于这些无意义的东西,以及世俗的干扰通通排解掉。道家认为你把它解开吧!因为你认为你抓一个更伟大的意义,那个更伟大的意义可能有更严重的束缚,你把它解开吧。你心烦意乱,其实没那么严重,很可能只是因为你运动太少。道家的处理方式就是这样。所以道家不喜欢把一个东西高调化,它喜欢把一个东西低调。伟大的理想在它看起来,可能跟人家去泡一杯咖啡是一样的事,最重要的不是理想伟大不伟大,而是你做的时候有没有满怀爱心和真实去做,有没有把天真的本性,一样溶在那里。你们没有把你的天真本性失去了,它认为那就是有价值的。
道家的价值是完全不假外求的,这点比儒家还彻底。儒家讲的道德完善,还是放在人伦建置里,它非常相信人伦建置本身的正面性,道家就讲说「也不错啦,但人伦建置本身也有负面的东西」,这一点是儒跟道很大不同的地方。所以道家不从「我,就在这里」的「我」开始,而说「我,回到整个天地」。从天地间回过头来认取我。 所以「我」依照它来讲,跟众多其它各个「我」是一样的,平等的,彼此交融构成整体,所以它的「我」是强调「无我」,不是执着在你本身的「我」作为一个单元来思考,不是从这个单元的自觉性而说的「我」,它认为「我」应该把它化到整个天地,通过「无名」的过程,通过一个把话语取消的过程,通过「致虚守静」的过程,让你把自己化解掉,回到那个场域,回到天地的场域。人间所付给你的尊贵与否,通通拿到,到最后你的生命是否尊贵,生命是否富有,在你自己。所以道家在某一个意义底下可以「见侮不辱」 ,你被人家欺负一顿,不会觉得受辱。它告诉你说一切都是由认知所造成的。
廿O、去除心知的执着与「意识型态」之解构
道家的人生观很平易,平易中自有庄严。记得《庄子》里面就安排了一个很有趣的寓言故事,尧跟许由说:「许先生,当天子好辛苦,我看你能力比较好,你来做好了」,许由说:「我早知道,早就告诉你会很辛苦啊,不过人家都称赞你做得很好,你是碰到什么困难了?我早就不做了你现在要我做,我才不做呢!你少在这儿跟我说,这是你家的事」然后他就牵着牛,跑到上游去洗耳朵,不要让这些世俗的东西污染了。 道家的心不外求,因为他很清楚的区别了什么是need,什么是desire,人的需求其实是很有限的,人如果只要让你的需求满足,那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要让你的欲求满足,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需求是自然的,而欲求不自然。欲求基本上是人为的,人文的建置使得欲求越拉越远。道家一直强调要像婴儿一样,回溯到婴儿,无知无识。 你的心灵一定要有一种自然纯朴的像婴儿一样的,婴儿就是不被世俗所干扰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世间只有婴儿才可能说在前几秒中是哭的,后几秒就笑了。整个道家就注意这个,然后它一步步发现到,原来人间的各种话语系统所形成的建置,权力一涉进去以后,就足以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僵硬,而心灵一但僵硬起来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开始失去了本性,它认为你失去了本性,换得再大的世俗的人间的美名,通通是虚假的。
仔细想一想,人间有几个知己,有几个方外之交,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就是道家人物的可爱。儒家人物是可敬,但不一定可爱。道家是可爱,因为其可爱,而为可敬。儒家显道德的庄严相,「知其不可而为之」 ,把自己的生命朝向一个理想,接通了神圣的信息,通过神圣的信息对比世俗,要改善世俗。道家也能欣赏儒家的这一点,但是它就是要警告你,这世间可能原来不错,说不定以前就是有一批人像你们这么忧国忧民,所以才搞成这个样子。你们现在这么搞法,很可能是用另外一套意识型态取代以前的意识型态,道家就是提醒你要留意这一点。它思考问题的时候喜欢负面思考,你说你家太窄了,道家说,不是,因为你舍不得丢掉你家里的东西,所以你家变窄了。
廿一、语言的通货膨胀使得真理的币值贬低
道家强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你为学日益没有用,人文的建构越来越多,其实你的心越来越被这些东西遮蔽,存在的真挚是最重要的。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很认真读,读得很好,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这是好事。但是如果读书读了二三十年,仍然是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那可见读书全无受用也。从道家的观点来讲就是这个意思了。道家会说,「对,读书固然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不读书也是另外一种美好,不是你懒得读书,而是不读书,好好回到自身去体会,人的体会是很重要的」。即使儒家的人物对读书本身,到了清朝初年的时候也很有反省,因为帝王专制,科举考试的结果就是读书为了取功名,你读一堆仁义道德,读一堆仁政王道,到最后就是为了取功名,这不是非常荒谬吗?到最后就是把那些东西都背进去,八股取士,其实不是戕害自己吗?清朝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叫做颜习斋,他每一次听到人家在读书的时候,就会说:「哀,怎么又是一群人在吃砒霜了?」 他发觉这些东西有毒害。清朝初年有很多儒者对于一两千年帝皇专制加上科举考试所造成的严重的弊害有所反省,进而采取各种治疗方式。譬如说顾炎武,他认为「著书不如抄书」,你们一天到晚在那边写书,乱七八糟的兜在一块儿,那有什么好呢?倒不如追本溯源,的去把最重要的语句摘录出来,让大家好好的能够了解它,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是这样做的。《日知录》就是他想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他追本溯源地去把源头找出来,所以他有一个说法「我们写作就好象我们在铸造钱,以前的钱怎么铸呢?采铜于山,在深山里面采金矿、银矿、铜矿,然后铸造成钱,现在不是,收一堆破铜烂铁跟旧钱,然后就重新铸造,铸造的钱就很粗糙,币值就比较低」,这是在讲那个年代读书人的作品不好 。
其实你现在可以想一想,话语其实如同货币一样,话语一直增加的时候,就整个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币值当然就贬低了,一样的,现在是什么?信息的发达其实只得我们的话语能够乘载的真理值越来越低了,更何况伪钞充斥的后果,真假莫辩。一样的,话语如同这些钞票伪钞充斥的时候,真理就混淆了 。真理混淆的时候怎么办?依照道家来讲,这时候更应该好好去省察,如何人们直接去正视存在的真实,而不要老兜在这一套话语系统里面。譬如说我们学人文的,我就常常发现到譬如很多做哲学的、中国思想研究的,它面对文本的能力很弱,就是猛引别人怎么说怎么说,就没有回到存在的真实。其实应该回到经典存在的真实,进一步回到生命存在的真实。道家会告诉你要回到这两层来,但是我们常常都忽略了。几乎你读任何道家的书,都会告诉你要这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让你生命的源初显现吧!环抱着根源吧!你的偏私要尽量减少,你的贪求你的欲望要尽量的减低。让你的生命如其本真的生长,生命要处在自然的状态,不要处在一个它然的状态。我们常常是处在它然的状态,心念一起,马上想到别人怎么想。依照道家来讲,这样实在太莫名其妙了。人是社会的产物,常常人会顾虑到他人,顾虑到他人未必不好啊,哪些人才是应该顾虑的?怎么样的他人不需要顾虑?都已经牵涉到这个他人跟你之间是不是形成一个总体的关联而构成一个恰当的自然的场域,如果构成了恰当的自然场域,这个他人是应该要顾虑的。所以道家并不是说,我把自己圈起来不顾他人的,它要照顾整个场域。而那个场域跟他是连在一块儿的,场域是个总体,所以场域是个天地,场域是个道,场域粘着他对他来讲是自然的。道家并不适合说是「主观境界型态的形而上学」。
廿二、结语:回溯本源――对存有的对象做后设的处理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就道家来说,他会去想一个问题:「我怎么样去参与到整个场域里,让任何一个存在的事物在这里能得恰当完整?而不必时时刻刻都冲击到每一个人内在的真实本心?」假使内在真实的本性背后没有一个总体的根源来滋润它,内在的本性很容易就枯竭了。天地有道人间才有德,天地如果无道,人间的德就很难存在。更何况你就把它放到一个所谓彼此的感通,客观的法则上去要求,或者从彼此的感通客观的原则,往上追溯而去说天理,对比天理而讲人欲,然后多去省察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依道家来讲的话,太危险了。道家认为处理问题的方式,最好是自自然然在那儿就能够安顿好,而不是时时刻刻要去挑战自己怎么样合乎天理,怎么样去除人欲。它认为任何一个人,如果去面对天理跟人欲的问题,在天理跟人欲的张力底下,多半很难克服人的贪取占有。因此,他告诉你,不应该把自己陷溺到「天理\人欲」的张力对橛里,因为它根本不认为天理跟人欲截然两端。它认为你应该正视人欲是怎么样导生出来的?你应该去解开那使得你的贪取占有会越来越严重的那个东西。你要是没有办法恰当区隔什么是贪取占有,什么是基本需求,你混淆了就很严重了。这时候「道德」就不是一种生长,道德变成严厉的迫害、虐待、专制。你如果汲取这样的道德,可能会有一种道德的自虐,这是很有意思的,依照道家的思考往前走的时候,可以思考到一些问题。道家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要你平坦视之,平坦视之以后,要尊重生命的本真。它是如此,愿意如此,你不要认为你要来解救它,它可能就是会这样慢慢变化,你也不必急,这是道家的态度。道家的态度就是,把人为的可能放到最低,因为它认为人一旦有为了,就麻烦了。所谓有为就是你有一个强大的意愿,非得如何不可,那就大麻烦了。道家认为不要老是去挑动你是否有自觉与否,宁可让你无知无识,在没有什么认知没有什么分别的状态底下,自然而然就那么做,所谓「浑其心」 ,就是这个道理。道家认为要安排一个恰当的理绪,而这个恰当的理绪跟自然是合一的,这一点很有意思。
回溯到原先所说的,道家对于话语的介入所导致的麻烦,有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洞察力。凡话语系统介入,做成一套线性思考,必从原来的「融通和合」变成「对比的两端」,甚至变成「对立矛盾」的两端。所以必须通过一个「回返」的活动,从那个对立而「矛盾的」两端,转成「对比的」两端,在转成「辩证和合」的总体。这时候当你回过头去,回溯到辩证和合的总体,再下来才有能力厘清其它的东西。对于一个存在的对象物,要有一个掌管的能力,而所谓掌管的能力,你必须能够回溯到那个本源,那个母亲的怀抱里,让存有如其根源的彰显出来,你才能够对一个执着论定的事物,能够给予理清。这是道家所强调的。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你正视到人是活在天地人我万物之间,这整个构成总体的道,它有一个自发和谐的秩序。你每天都参与道自发和谐的秩序的一种生养活动,作为一个参与者而言,你也是多元的,差异的,一维的。你应该尊重更多的多元跟差异,而融通照顾到总体,所以这时候就不要以你的理想去概括别人的,不要拿那个标准去斥责别人。这时候宁可好好的就在你的具体可耕耘的土地上好好的耕耘。至于其它可以避开。最后,我们仍要说「我,就在天地之间」。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