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疼得厉害,脑袋只能在90度范围内转动,上下90,左右还是90,低头刷牙都弄得满大襟是白沫。跑到医院去,也找不到该看哪个科室,却意外地遇到了一个早年意外相识的70多岁的老太太。问老太太干吗来了,她说体检,退休了,因为是局级,所以两年公费体检一次。当然,她说,要是处级(还是厅级?记不得了,也搞不清楚哪个“级”更大些)就是一年一次。
于是感叹,看病也是分级别的。秦可卿病的时候,王熙凤就跟她说,人参啥的多吃点,又不是吃不起。而贾瑞思念凤姐,手淫到快死了,他爹到凤姐那里想要点人参吊吊命,凤姐也只捡一点沫子给他。抛开凤姐对贾瑞的愤恨不说,另外的原因,无非是贾瑞“级别”不够。
我生也幸运,小病中病还算治得起,所在单位也给投了医疗保险,如果病到快死,想来他们也不好意思看着不管。但很多人没我这样的运气,前不久回乡下老家,看到多起得了病不去医院的例子,并不是他们练了功有底气有定力,而是实在没有银子。
现在农村比前几年好了不少,乡亲们说起来,都感谢本届政府,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还对耕地进行直接补贴,使他们的收入略有增加。但说起治病,一个个依然摇头叹息。
“其实在中国看病并不贵,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有问题。”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说,“喝一次茶要多少钱?大家对生命、医疗技术不够尊重,所以就觉得看病贵,修一个人一百多觉得贵,‘修’一个机器、换一个汽车零部件要几千块却没人觉得贵,这是价值观不对。”
可能曾副局长是海归(猜的,以实际情况为准),想不到在国内大部分人是不买车,而且不到高档茶馆喝茶的。我想,即使在发达如广州这种地方,能够拥有私家汽车的,也不会占到大多数。
前面说过,看病是分级别的,一个网友就这么评论:你们看病不贵,我们贵。
有病要看大夫,这谁都知道,但总是有人选择“挺”着,肯定不会是因为犯懒,显然。
当然,曾副局长还说,在中国,专家门诊的诊金是7元,但是国外要请一个医生看病,诊金是300元。“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贵呢?因为我们不像国外那样有共助互济体系。”
这个,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只是疑惑,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干吗没有呢?(王小山)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