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的美,天水游记散文

作者:王英人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6-01-03

在陇东南的苍茫大地上,有一座城市静卧在秦岭脚下,千百年来,她润物无声,却成为了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她不事张扬,却承担了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光荣使命——她,就是天水。今年初夏,我在甘肃朋友的陪同下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不同于京沪的富贵繁华、苏杭的温婉沉静,也有别于西安、兰州的粗犷豪放,天水有着另一种风格的美,却也是独具韵味的。

天水的美是古老厚重的。天水原名“邽县”,后改为天水是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相传秦末汉初,邽县遭逢大旱,民不聊生,突然一天夜里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干涸的土地上裂出一条大缝,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缝中,形成了“天水湖”。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知道了,他就下令把新设的郡建在邽县北城的湖边,命名“天水郡”,天水便从此得名。其实,在天水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天河注水”只是其中一个短小而精彩的篇章。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使来到天水的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古老与厚重。站在伏羲庙里,你仿佛看到这位人文始祖正在那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聚精会神地研究着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的运转规律,终于有一天创画了神奇的先天八卦,由此拉开了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大幕。来到邵店村前,你会为我们的远祖先民们而惊叹,那些丰富而宝贵的文物见证了人类从蒙昧走向开化的艰辛历程,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进一步开创和推动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建筑文化、彩陶文化,孕育和诞生了举世闻名的大地湾文化……当然,天水还有秦始皇祖先在此生存繁衍、发迹壮大的先秦史实,还有诸葛孔明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智收姜维的三国旧事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来亲身领略。www.lvyougl.com

天水的美又是自然柔和的。天水终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植被丰富,既不像西北大多数城市那样的干燥酷热,又没有南方般潮湿阴冷。我们一行是从敦煌经兰州到天水的,不同于敦煌等地的漫天黄沙和植被稀少,一到天水境内,大片大片的绿便涌入眼底,四周的山峰巍峨挺拔,郁郁葱葱,公路两旁的菜园草木芬芳,瓜果遍地,让人感叹这里真不愧是“陇上江南”。据当地的同志介绍,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益于这样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天水的姑娘皮肤白皙,眉清目秀,体态婀娜,在全国有着“天水白娃娃”的美誉。同时,天水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历史上也曾经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之间、南北方之间聚居的中心地之一,不同的民族在这里汇聚,不同的文化在这里融合,不同的思想在这里交流,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的良好态势。漫步在天水市区,一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格外惹人注目,有回族的,也有汉族的,有北方的,也有南方的,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胡氏大宅了。这座宅子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曲径通幽,布局精妙,极具明代建筑特色。它坐落在天水市中心,不远处就是热闹的商业步行街,但是这古代与现代之间,沉静与繁华之间,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反而显得相得益彰,既像夏日里的一丝微风,又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阳,那么自然的、舒服的融为一体,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我想这也是天水的魅力之一吧。

天水的美还是富有灵气的。麦积山石窟是游人到天水的必来之处,也是著名的佛教四大石窟之一,因其形状好像麦垛而得名。我们一行人来到麦积山时恰逢细雨霏霏,抬头便望见黄色的麦积山异峰突起,傲然挺立在群山环抱之中,周围层峦叠嶂,云海泛波,三尊雄伟肃穆的大佛立在岩壁上好似普渡众生,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洞窟,依石壁而建的栈道蜿蜒曲折,错落有序的布置在两旁,仿佛飞龙般守护着佛像,或淡或浓的雨雾不时上下左右的游走,宛如玉带般缠绕在山腰,让人有一种如梦似幻、亲临仙境的感觉。曾经有人说如果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就是一座大雕塑馆,我们沿着栈道拾级而上,石窟里面的佛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端庄秀丽,有的威严勇猛;有的色彩艳丽,有的朴素无华;有的线条自然,有的造型夸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尊小沙弥雕像,他神情憨厚稚气,细眯的双眼慈祥和悦,微翘的嘴角满含笑意,让人顿时忘却尘世间的烦恼和忧愁,难怪被世人誉为“东方微笑”。走下山来,我再次回望这幅佛心禅意、清新淡雅的“麦积烟雨图”,不禁暗自忖道,天水秀丽如斯,大概不仅仅源于这佛光下的庇佑和灵气,也源于天水人性格中如那“微笑小沙弥”般的豁达和爽朗吧。(作者:王英人)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感悟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