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我与GO,COM

作者:李彦宏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7-12-26

2001年1月底,连年巨额亏损之后,迪斯尼关闭了www.go.com,。2001年2月3日凌晨02:26,李彦宏在他的DoNews专栏上发表《我与GO.COM》,对这段往事唏嘘不已。

虽然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但得知GO.COM关闭的消息时,还是有些伤感,毕竟我为她和她的前身INFOSEEK工作了两年半之久。

是的,2.5年在因特网这一行是很长的时间!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也不例外,自从1997年加入INFOSEEK后,我是很认真的,我曾经立下誓言,只要我在INFOSEEK一天,就要保住她搜索引擎在业界第一的位置。

头半年,我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在98年4月发布了ESP技术,这是世界主要搜索引擎中首次采用超链分析技术,此后的三年中,各大搜索引擎陆续采用了这一思路。

那个时候也正是早期网络公司从搜索引擎向门户网站过渡的时期,Hotmail的兴起,使得各个门户竞相效仿。Lycos推出了以lycosmail.com结尾的免费邮箱,可能是excitemail.com以被他人抢注了的缘故,Excite推出的免费邮箱是以mailexcite.com 结尾的。雅虎和INFOSEEK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我为自己的公司在这一方面出手较晚而焦虑,于是提出我们的免费邮箱要以INFOSEEK.com结尾,这样我们的免费邮箱就比竞争对手的要好记得多,因为毕竟那时候上网的人谁不知道INFOSEEK! 然而那些来自传统行业的,自己也没上过几天网的决策者坚持认为这样做会导致公众以为那些免费邮箱的使用者是的INFOSEEK雇员,如果他们用这样的邮件地址发送什么不得体的东西的话,人家会来起诉INFOSEEK。他们甚至提出如果这样可行的话,Excite和Lycos为什么没这样做 - 整个一个跟风者的心态

我提出美国在线的例子,人家的客户邮箱就是以aol.com结尾的吗!但遭到的反驳是:美国在线是ISP,所以别人不会有误解。我说当人们习惯了INFOSEEK的免费邮箱之后,也就不会有误解了;但决策者还是不愿意承担任何潜在法律纠纷的风险。

几天以后,雅虎推出了免费邮箱,正是以yahoo.com结尾的!雅虎本身的员工从此开始起用yahoo-inc.com的电子邮件。然而这并没能改变决策者使用INFOSEEKmail.com的决定。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Excite和Lycos都把他们的免费邮箱改成了与他们公司品牌一致的地址,而INFOSEEKmail.com却从来没有推出过。没有推出的原因是因为98年4月迪斯尼参股INFOSEEK,给了一点钱,好象是7000万,然后把没上市,也几乎永远要亏钱的Starwave强行卖给了INFOSEEK,迪斯尼信誓旦旦地要把INFOSEEK和它所有的网站资源整合到一个新的互联网品牌之下,就是后来的 GO.COM。

消息宣布的时候,INFOSEEK上上下下都很兴奋,觉得这回算是有靠山了,雅虎算什么,世界上90%的人都知道迪斯尼的品牌,迪斯尼在品牌建设上是大师,而雅虎最多算是个初出茅庐了毛头小伙!那时候没有人想到,仅仅一年多以后,华尔街就有了毛头小伙要收购品牌大师的传言!

我对迪斯尼的进驻并没有特别激动,直觉告诉我,背上迪斯尼这个包袱,我们就再也不能象一个互联网公司那样,高速,灵活地奔跑了。所以我对朋友们说,这件事情相当于我们买了个保险,不会倒闭了,现在这个预言应验了,GO.COM的股票即将被置换成迪斯尼的股票,几乎永远不会死掉,也永远不会令人激动了。

1998年9月,INFOSEEK和迪斯尼对外宣布了GO.COM这个名字,不久又展示了据说是迪斯尼CEO揿钉的GO.COM标识,就是那个后来被人起诉的黄底绿芯的交通灯标识。Goto.com 看到这个标识后觉得有机可乘,提出要迪斯尼赔偿。在品牌领域高处不胜寒的迪斯尼哪把小小的goto放在眼里,迪斯尼甚至觉得他们不屑于收购这样的公司。而事实上,一年以后,goto的股票市值比GO.COM还高! 经过10个月的整合(10个月在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什么,同志们!〕,GO.COM在99年一月正式发布,所提供的免费邮件也自然地使用了以go.com结尾的地址--而那位拍板要用INFOSEEKmail.com地址的人,被任命为GO.COM网站的总经理!

GO.COM的问题很快就显露出来了,作为互联网公司的INFOSEEK和作为传统公司的迪斯尼在公司运作上有着太多的分歧,而迪斯尼是从不妥协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总是对的。

此后8个月的同床异梦使得INFOSEEK的创始人下决心把公司完全卖给迪斯尼。消息宣布是在1999年8月,INFOSEEK的股票在11月份转成了GO.COM的股票,INFOSEEK这互联网产业的先驱从此在华尔街消失了。虽然此后很长的时间中,人们还是通过键入www.INFOSEEK.com来访问GO.COM,但是INFOSEEK这个品牌却被逐步地扼杀了。

在硅谷,没有人愿意为传统的大公司工作,迪斯尼连这点也不理解,他们甚至认为大家应该为成为迪斯尼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但事实还是事实,迪斯尼必须用许诺很多现金奖金的办法来换取人们在GO.COM多呆几个月的承诺。 迪斯尼从一开始就低估了在互联网上重新建立一个大众品牌的难度,牺牲INFOSEEK的品牌并不意味着迪斯尼的GO.COM会建立起来,在传统行业屡试不爽的品牌策略却在网上一筹莫展。再加上官司缠身,标识被迫改动,并赔款求和,带着迪斯尼这样沉重的翅膀的GO.COM再也没有能够飞起来过。

总结这段经历,我觉得自己虽然是作技术的出身,但在很多商业性的判断上有一定的悟性,比如在免费邮件的地址问题,GO.COM的前途问题等,这为我后来创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信心。经历了这么多,我想GO.COM/INFOSEEK的很多失误应该不会在百度重演。

以上文字全凭记忆,引用数据未经核实,表达的观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冒犯,还请见谅。作者版权所有。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