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义资料图
她是学者。哲学硕士出身的她,教过书,也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她是电视人。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专栏独立制片人,她曾两次获CCTV-7特别奖,自1990年以来,她拍摄的环境影视片有100多部。
她更是环保人。她创办非营利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她致力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26度空调节能行动”、“无车日”、“绿色选择”等民间组织联合行动以及相关公共政策,更在四川地震之后筹资金、找门路,探索新农村生态文明之路。
她在圆桌会议上向美国总统犀利地指出美国的环保缺陷,她在国际奖项的颁奖典礼上畅谈中国环保,她也在大山深处与村民们共建“乐和家园”。
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环境诺贝尔奖”之称的“苏菲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她被美国时代杂志称誉为“绿色英雄”,她就是6月5日“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人物:用智慧与执着守望家园的环保斗士廖晓义。(刘洪侠)
用智慧与执着守望家园的行者
“稍等,我接一下电话。”“不好意思,现在有点事,晚上打给你。”5月30日晚,一边在机场等待接站人员一边与记者商量采访事宜的廖晓义,又一次被“抢”走了。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世界环保日(6月5日)即将到来,廖晓义日程排的满满的,工作异常忙碌。跑项目、做讲座,她如一个陀螺般不停歇地转动着,记者在电话的另一端见证着她的忙碌与激情。
从哲学学者到环保斗士
现在为大家所熟知的知名环保人士廖晓义其实是“半路出家”,本科与硕士阶段都攻读了哲学的廖晓义一度以为自己会一直“搞学术”,但老同学的一篇关于环境的文章却让她走上了环保这条“不归路”。
1990年,还在潜心做一名中国社科院马列所研究员的廖晓义受到了一个不小的冲击,为了反驳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地球正在被人类自己的发明创造毁灭”的观点,她大量阅读相关资料,看到的却是触目惊心的现实--上至大气下至深海,污染无处不在……地球母亲是那样的脆弱。
“廖晓义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只要认准的事一定会去做,从来不后悔。”朋友曾经这样评价她,她也确实是这样的人。了解了情况的廖晓义立刻决定要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于是,她的第一篇关于环境的文章--《中国的工业化环境的代价》问世了。虽然文章最终发表在了权威专业杂志上,但廖晓义知道,关注到该篇文章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什么传播方式能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廖晓义想到了电视。于是,为了环保,她又变身为一名电视人。她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成立了摄制组,自己写脚本,与伙伴们一起先后采访30多位生态专家,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制作出了她作为独立制片人的处女作《绿色访谈录》。这期间,她曾经抱着脚本四处寻求资金;她曾经抛下远在美国的丈夫、女儿只身回国;她晚上睡在没有窗户的陋室,整日以煎饼充饥……历经千难万难,纪录片终于完成了,但却没有一家电视台愿意播。廖晓义被人评价,“太超前了”。
面对4岁女儿和正在美国苦读的丈夫的殷殷期盼,廖晓义带着破碎的梦再赴美国,努力优秀的廖晓义深受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马尔文教授赏识,在被问到是否愿意拜在门下攻读博士时,廖晓义回答说:“美国不缺博士,可中国却缺环保人……”她最终选择了做马尔文教授的访问学者。
旅美期间,廖晓义从没有忘记自己的环保梦。她发现在美国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女性占了很大比例。受此启发,她以国际杰出环保女性为主要采访对象的环保专题片《地球的女儿》浮出水面。她倾尽打工赚到的2万美金,聘专业人员分赴纽约、旧金山等地采访40多位国际环保女杰。钱不够了,就向朋友借,但她和朋友都知道,归还的日子遥遥无期。
1995年9月,专题片《地球的女儿》登上了第四届世妇会NGO论坛,博得与会者一致好评,成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民间组织论坛的中国骄傲。
就在这一年,领到美国绿卡的廖晓义带着女儿和不死的环保之心回到了中国,在朋友帮忙找来的7平方米的小屋里栖身,一住就是一年半。
“地球村”的母亲 地球母亲的好女儿
1970年4月22日,对世界环保人士来说,绝对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美国,2千万人参加的公民环保运动爆发了,接着“清洁空气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相继问世,于是美国人把这一天命名为“地球日”。
26年后的“地球日”,对廖晓义和中国的环保人士显得特别的不同。当天,中央电视台7套首次播出一档节目--《环保时刻》,廖晓义集制片、编导、主持于一身,是这档节目名副其实的“母亲”。首播那天,原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的曲格平与她一起主持,这个自筹资金的专栏节目在央视7套每周五晚上定期播出,持续了5年,2次获得中央台第七套节目特别奖。
也正是这一年,廖晓义创办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她带领着团队成员拍摄环境影视片,推进中国绿色社区和生态乡村的理论与实践,推动垃圾分类、适度空调、化学品安全等绿色生活行动及相关公共政策,不断探索最新的生态文明之路。
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最先开启垃圾分类之路。1996年的一天,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的王庭蕴找到了当时的北京地球村,受《环保时刻》的启发,这个社区的居民都愿意赏试垃圾分类。闻此,廖晓义立刻亲赴大乘巷讲演示范。从那天开始,3个红色的塑料桶矗立在街头巷口,废纸、垃圾、玻璃分类投放。
如今,最初开始搞试点的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的垃圾分类已做了十多年,北京西城区的建功南里也早在廖晓义的推动下,成为中国第一个绿色社区。她和伙伴们倡导的空调“夏26,度冬18度”也被写进了国家的有关规章。
2000年6月14日,来自中国民间的廖晓义成了挪威首都奥斯陆著名的皇家学院的主角。来自挪威皇室、政府部长、国际知名人士200余人伫立在金色大厅里,一同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当日,苏菲奖基金会主席艾琳·昂女士将欧洲拥有“诺贝尔环境奖”之誉的“苏菲环境大奖”和10万美元授予了来自北京“地球村”的廖晓义。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在大厅里响起。自“苏菲环境大奖”颁发以来,廖晓义是获此殊荣的惟一中国女性。
“永远不知疲倦地推动中国公众参与环保运动,并卓有成效地提高了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主张加强污染控制和资源管理,倡导绿色生活,并为之做了大量工作。”艾琳·昂高度赞扬了廖晓义。
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她曾在圆桌会议上犀利地指出美国环保存在的问题,她的名字曾与两位总统出现在同一宣传册,她曾在联合国环境署和全球协议组织合办的“企业环保峰会”上参加专题发言;她先后荣获“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克林顿基金会全球公民奖”、“中国低碳榜样”等荣誉。
而这一切的荣誉对她来说都是为着一个主旨,那就是更好地保护地球母亲。就像她亲自作词的《地球日之歌》所唱的那样:“今天我们已经醒悟,地球母亲就不再悲伤。只要每个人从现在做起,就有拯救地球的力量……”
乐和至爱 天下一家 回望乡村 守望家园
2016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成为大家争论的主题,各国政要、环保人士都在试图说服对方。而此时,致力于环保的中国人廖晓义,却踏实地呆在了四川的小山村--大坪村,为村里的山鸡、民房绞尽脑汁。
因为这里有她亲历打造的“乐和家园”。这还是一个不完美的项目,这还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生态模式,但这里寄托着廖晓义新的环保理想:“希望人类从一个失和的世界,走到一个乐和的家园里。”
2016年5月12日,一个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也是廖晓义环保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四川“5·12”大地震后一个月,廖晓义带领着她的团队走进了几乎被夷为平地的重灾区。一片废墟中,只有通州大坪村一幢全木结构的老房子安然无恙,自然建筑方式在大自然的爆发下成了唯一的赢家。这给了廖晓义很大启示,灾后重建之路应该怎么走?最终,一个以“乐和家园”生态文明重建愿景在廖晓义的脑中形成了。“乐和,即乐道尚和。”对廖晓义来说,村民们能够敬天惜物、乐道尚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园重建。
于是一个月后,廖晓义与来自西安、昆明等地的建筑专家再次走进了大坪村并扎下了根。2016年9月,她在政府的支持下,带着红十字基金会、南都基金的380万元建设资金,和大坪村的村民一起,正式开始了“乐和”之路。
截至2016年,与政府的户均两万元的资金配套,这380万元在小山村里建起了80栋生态民居、2个120平方米诊所、一个150平方米手工作坊、80套节能灶……还有被称为“乐和人居”“乐和生计”“乐和治理”等等的相关项目。
成绩是如此的喜人,但“乐和”背后有的绝不只是和乐,其中的艰辛令廖晓义难以忘怀。
2016年9月,“乐和家园”刚刚起步,正在北京出席“可持续能源论坛”的廖晓义,因为一通电话而急得五内俱焚--3位当地矿主想要在“乐和家园”选址地附近炸山开矿。
一旦贸然开炮炸山,很可能发生塌陷、山洪,尚在“襁褓”中的“乐和家园”就会被扼杀。“我只是为了保住这片山。”电话中的廖晓义开始哽咽。听出电话另一头的坚决,她的眼泪夺眶而出,“为了颗芝麻,我们要把一颗大西瓜给丢了吗?3个人的矿,还比不上一片山吗?”
“求求你,停10天,先不要开矿。”活动已经开始,但矿主却不肯退让,廖晓义只能这样祈求,擦干眼泪的她依依不舍的走上论坛讲台。结束活动后,急忙飞回大坪村的廖晓义最终在据理力争下保住了2座矿山中的一座山峦,建起了中国第一个低碳乡村“乐和家园”。在这里,她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廖娘。她在生活生产细节上不遗余力地改变大家的观念:垃圾要分类、洗衣粉与农药都别用、上厕所用“旱厕”。她还帮助大坪村灾民“钱生钱”,发展当地的生态旅游业、手工业、有机农业,找到改善经济的出路,引导大家寻求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
伴随着大坪村“乐和家园”的成长,2016年廖晓义回到祖籍巫溪参与乐和家园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2012年更是进一步创意和推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新型公益慈善项目“乐和之家”,让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乡村建设的社工和留守家园的孩子们心中。她不断探索着中国环保事业的新出路。
“赤胆忠心柔肠侠骨同筑乐和家园,敬天惜物返朴归真共享幸福人生”,这是兔年春节,廖晓义在家乡巫溪写下的对联。30多年来,这位地球的女儿远赴重洋、深入深山,奔走疾呼、踏实劳作,不断用自己的智慧与坚持守护着地球母亲。她曾说,“要为无告的大自然说几句话”,如今她不断探索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道路。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乐和至爱,天下一家”将不再是梦想。 (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洪侠编写)
记者手记:与廖晓义的接触不足一周,更因为她在外地忙碌,连面都没见上,但记者却感到自己的心与这个师长般的人物无比亲近。这是记者第一次去仔细地解读环保、走近环保人,地球母亲用她的母汁哺育着我们,却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破坏,而正是这些不断行走、不断疾呼的环保人,用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守护着地球母亲,这样的事业值得更多人的关注,这样的人物值得更多的尊重。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