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故事苏步青:从放牛娃到数学家

作者:如文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2-06-22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0日电(记者朱琪红)今年是数学大师苏步青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国青年网记者精心编写并在今日的青春励志故事主页推出苏步青先生从少年放牛娃成长为享誉国际的数学大师的励志故事。

苏步青 资料图

2001年9月23日,上海华东医院南楼一改往日的宁静,洋溢着节日般的热闹和喜悦。在一个老人的病房里,四周摆放着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和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篮,并摆满了寿桃和寿礼,墙上还悬挂着一幅百寿图。

同一天,在上海复旦大学,一场简朴而隆重的为老人举行的百岁华诞暨回国执教70周年庆贺大会正在召开。这是一出罕见的场面,国内外数学界泰斗齐聚一堂。10多位“两院”院士赶来了,很多老学者颤颤颠颠地在旁人搀扶下赶来了,著名数学家、年近九旬的陈省身也坐着轮椅赶来了……

这个令众多国家领导人和数学大家们牵挂和尊敬的百岁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微分几何“浙大学派”的创始人--苏步青。可就是这位闻名中外的数学家,少年时代却曾经只是一个在田野间玩闹的放牛娃……

放牛娃求学 从最后一名到第一名

1902年9月23日,苏步青就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带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望子成龙的父亲给儿子取了“步青”的名字,希望他将来能够平步青云、光宗耀祖。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同龄儿童一个个背起书包上学的时候,父亲交给他的却是一根放牛鞭。

大学时代的苏步青(1924年 日本)。资料图

直到9岁那年,父亲一狠心,带他走了100多里山路来到县城,并用一担米当学费,让苏步青插班到一所高小。平阳县城使他这个从山坳里出来的放牛娃大开眼界。他整天玩呀,闹呀,功课全丢到脑后,期末考试在全班32人中成了倒数第一。

“苏步青背榜了!”“苏步青坐红交椅了!”面对同学们的讥讽和挖苦,苏步青一个人跑回寝室,躲在蚊帐里偷偷啜泣。

在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数学系欢迎会上合影(1931年4月 杭州)。前排右三为钱宝琮,右四为苏步青,右五为陈建功。 资料图

一天,教地理课的陈玉峰老师把他悄悄地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摸着他的头说:“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嘛,一点也不笨。只要肯努力,能考第一名!”然后又给他讲了牛顿的故事。苏步青听得入了迷,眼睛里闪耀着异样的光彩。

陈老师又说:“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报答他们?”

陈老师的教诲让年少的苏步青从玩闹中惊醒过来,从这以后,他好像突然变得懂事了许多。读书,别人念一遍,他念三遍、五遍;做习题,别人做10道,他做30道、50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期末考试,他竟然得了全班第一名。

学数学 为中华富强而奋发

1915年,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学校的数学课带他进入了广阔的数学王国,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日科学代表团赴日进行学术考察,图为在日本般若院(1955年12月),右三为郭沫若,右一为苏步青。资料图

“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仰仗船坚炮利,对我中国豆剖瓜分,鲸吞蚕食。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杨霁朝老师走上讲台,声调中带着忧国忧民的感情。

把个人志向与祖国的兴亡联系在一起,苏步青心中豁然开朗了,学好数学报效祖国的理想让他心潮澎湃,彻夜难眠。就这样,在杨霁朝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

毛主席与苏步青(左一)亲切握手(1961年5月)。资料图

进入数学王国,苏步青表现出了不凡的数学天赋。有一次,为了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这一定理,他竟用了24种解法演算了这道题。这让极为赏识他的校长洪彦远大为得意,他四处对人说:“将来要让这孩子留学的。”到苏步青毕业时,洪校长已调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特意从北京寄来200块银元,资助苏步青出国。

1919年秋,17岁的苏步青怀里揣着洪校长的临别赠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为中华富强而奋发”,登上了从上海开往日本的轮船,并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