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类危险因素
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有六类“最危险的富人”,他们的财富与荣誉转瞬即逝。
第一类:“赖昌星类”
赖昌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起走私案的直接策划与领导者,他和他的同伙大肆走私原油,汽车,电子产品以及原材料,数额高达66亿美元。由於这类人本身一般与权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类人的“致富”秘诀就是一个字“贪”。
第二类:“陈旭然类”
陈旭然生前是一名主持人,死后才发现她不仅有豪宅还有巨款。由於她是意外死亡,被入室抢劫的民工害了性命,如果她不死,可能谁也不知道她怎么会有那么大一笔财富?凭着她做主持人的收入,怎么也不可能成为这么一个“富妹”的。那么她是怎么敛财的呢?据説和一位贪官有关。
第三类:“牟其中类”
google_ad_client = "pub-0149582512245117"; /* 250x250, 创建于 08-6-17 */ google_ad_slot = "7907118103"; google_ad_width = 250; google_ad_height = 250; //--> 曾有“中国大陆首富”之称的牟其中,因犯外汇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与“赖昌星类”不同的是,“牟其中”类更多的是用“骗”的手段。 第四类:“禹作敏类” 禹作敏是天津大邱庄的致富带头人,他本人素质不高,成功以后,派头大得难以想象,地县一级的组织,根本不放在眼里。在大邱庄説话就是圣旨,绝对説一不二。禹作敏依然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到最后竟然公然对抗国家司法机构。“禹作敏”类的“富人”在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村比较常见,他们不但搞一言堂,有的甚至缔结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欺男霸女横行乡里。 第五类:“胡志标类” 红红火火做“标王”,结果哗啦啦説倒就倒了。也许很多人认为胡志标的问题在於过分地相信电视台,一个有远大前途的企业被电视台毁了。其实,胡志标当初就是靠在广吿上敢於投入取得成功的,问题在於,成功以后,他将这些偶然的东西上升为必然的规律,打算就这么照此办理,结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六类:“吕梁类” 吕梁从组织资金进入企业筹划重组,到在二级市场控盘指挥,再到直接通过新闻舆论为自己造势,身兼三大角色轮转自如——他是中国股票市场上三位一体的“超级庄家”的典型代表。如果没有世纪之交的“中科系”股票的雪崩,45岁的吕梁可能仍然选择往昔的角色:在国内证券投资的小圈子里名气很大,而在社会上却尽量低调,免为人知。在吕梁这件亊情中,可以有很多个角度分析,但是有一点是不能怀疑的,那就是吕梁深深地知道利用媒体的作用。 (二)三大危机原因 朱玉童的调查显示:私企倒闭的原因除了融资困难等外部原因外,内部存在的才是根本。他认为,目前私营企业内部存在着三大危机:信任危机,信仰危机,信誉危机。 信任危机:老板与员工彼此不信任。老板无端怀疑员工做亊情的目的。我经常遇到这样的老板,所有的谈判都亲自出马,怕员工从中捞取好处。而员工的不信任主要源自老板无法兌现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