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停车难”难出生意经

作者:励志文摘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03-25

谁说“知天命”这个年龄的人缺乏勇气?缺乏勇气是因为他不是真的热他所做的事。

“我的停车设备是国际上独一无二的,是我首创的。”显然,这是一个自信得有点自负的人,言语之间透着一股傲气,但也得承认,他确实有骄傲的权利,这些是他用5套房子“换”来的。

他语速很快,典型的江浙地区特有的说话习惯,拗口的普通话。他说自己一直有创业梦想,不为挣钱,就为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显示一下自己的能量。可以看出,他是虚荣的,当然,每个创业者都可能有份虚荣的心,只是把这个心态的利好一面发挥了出来而已。

他就是杨小平,杭州福瑞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个“年届知天命”的创业者。

爱车如命

也许是因为遗传,父亲是机械工程师的杨小平,从小就表现出对机械尤其是汽车的爱好。“那时候,只要看见有车开来,不管是什么车,就往上钻,拉都拉不回来。”

文革期间,他下乡到农村,先后开过拖拉机和货运汽车,从此便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1996年,在私家车这个名词刚刚出现时,摸了二、三十年方向盘的杨小平,终于如愿拥有了自己的轿车——桑塔纳2000,当时拥有这样一款车是相当体面的事情。他驱车办事,驾车陪父母游西湖、逛商场,悠然自得。

没几年的功夫,杭州的车辆猛增,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在方向盘前显示自己的尊贵。出行高峰期时,放眼望去,宽宽的公路被大小不一的汽车塞得满满腾腾的,俨然一个“露天停车场”。车多了,而停车位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如今,杭州至少缺少20万个泊车位,停车泊位已从一种公共设施越来越演变为一种消费产品,“停车难”成为城市的无奈。

杨小平自然也体会到了停车的艰辛。驾车到闹市区去办事,常为找不到泊车位而发愁。这些可能还是小事,最让杨小平震惊的是“停车难”堵住的不是道路,而是老百姓的性命,“我曾多次看到消防车或救护车开不近塞满车的小区,眼睁睁地看着火越烧越大,眼睁睁地看着死神抢走病人的生命。”对此,老百姓反响日趋强烈,地方政府也在为缓解“停车难”想方设法,广纳民意,甚至在报纸上动员公民为解决这一难题献计献策。

“我成长、生活、工作在杭州这个美丽的花园都市里,我爱车如命,亲身体会到有车的幸福滋味和停车困难的辛酸。这促使我下定决心,要为缓解‘停车难’,献出一份力量。”这句话虽然冠冕堂皇,但他的行动确实达到了缓解问题的效果。一个看来是社会问题的现象中,他居然可以找到商机。

2001年,这个不安分的浙江人放弃了安稳的部门经理的职位,踏上了研发生产停车设备的创业之路,那一年他47岁。

以房产“换”车库

2001年,杨小平开始独自研究开发停车库,他的办公桌和床头摆满了有关车库的书刊资料,开始尝试勾勒出他心目中的车库。这时,他做部门经理时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灵感:那时杨小平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有出国的机会,对机械和汽车有着天然敏感性的杨小平曾经十分留意欧洲以及美国、日本的停车设备。“他们的停车服务太成熟了!但他们的停车设备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具体情况,我应该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车库。”这个想法确实振奋人心,但就是这个想法,让杨小平倾家荡产。

2002年6月,杨小平觉得自己独自研究车库开发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卖了一套房子召集几位工程师,组建了杭州福瑞科技有限公司。他把周游国内外城市看到的不同停车设施的形状和结构,结合国内大、中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土地稀缺等现状,先后花了四年时间,在诸多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设计、数据计算和反复实验后,终于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适应城市现状,适应于医院、酒店、商场、小区等场地狭窄,车辆进出频繁的场地建造、安装的机械三维立体停车设备。

这种停车设备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提高停车泊位,缩短存取时间,由于立体车库可安装在绿化带上,可以做到停车、绿化两不误。“原以为只要投入200万就差不多了,没想到投入了1000多万!”这四年时间里的研发、实验、办公所需要的资金都是杨小平卖房子挣来的,他先后买掉了5套个人住房(包括父母住的房子)。

“这是万不得已,咬紧牙关,痛下决心。特别是卖最后一套房子时,老婆是流着泪的。但是,别无选择。当时在资金上没人能‘雪中送炭’,只好自己‘忍痛割房’。”是啊,这个“贼船”好上不好下,如果这时候放弃,杨小平恐怕就真的是血本无归了。

如今,杨小平带头研发的新型PZY直列机械三维运动式立体车库获得11项国家专利。杨小平总是不厌其烦地说着一句话:“占地面积少,美观实用,停车绿化两不误。”

自主品牌,他的骄傲

2016年下半年,杨小平迎来了一场“及时雨”:杭州金山联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决定注资1000多万元,为福瑞科技有限公司开拓市场。奇怪!福瑞科技是杭州第三个做停车库的企业,为什么只有他们获得了青睐?

“目前的立体车库技术,大部分是从外国引进改进的,只有我们的技术才是真正的民族自主创新的。”显然,在杨小平在创业思维上真正捕捉到了价值点。不仅如此,高效的使用率和优质的安全系数也让杨小平的车库备受青睐,“40个车位,一天多达200次的使用,却没有一点质量问题。”

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龚建平这样评价杨小平:“中国停车设备行业如果有10个杨小平,停车难问题可以提前5年解决。”

长期的工作和劳累,让身体健康的杨小平患上了心脏病和高血压,事业还是健康?对于一个50多岁的人,是个问题。“都是因为压力大。”他的语气中透露着一些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可以再现一下车主的取车场景:车主走到车库前,掏出卡,一刷,第二层的一辆车慢慢向外移动,停到提升板上,下降、外移。“单车提单最长时间是60秒,如果在一层最外面最短是7秒,没有卡的还可以叫车库管理员服务。”

一说起自己的停车库,他会突然慢条斯理地拉着长音,讲解他的车库的过人之处。可以从杨小平的眼睛和嘴角,看出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和骄傲。

杨小平,54岁,杭州福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为部门经理,年薪10万,但因饱受停车之苦而创业,研发成国际一流的停车设备。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