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覆风云-郭琳爽

作者:康贻祥来源:《读史巧经商》 2008-04-04

商局中变幻迭出,各种情势接踵而至,把握此间的情势自是必须的,而能“大风临于前而不动”,镇定如常地翻覆风云,则是需要有一些气魄的。此间,商战者必须对全局了然于胸,对未来之势亦把握到位,方能立足于定,从长远、全局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郭琳爽,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其父辈创立上海永安公司时,投入200万元港币。

大学毕业后,郭琳爽奉召从广州到香港,二伯郭乐告知要他在商业方面发展,他同意了。随即打点行装,去英、美、德、日诸国考察观摩。

郭琳爽遍游欧美,自然胸怀振商之大计,但他并非自足于此,反而隐而不揭、虚心向别人请教,从学徒做起,亲身体验经商的方方面面并将此了然如胸,开合自如。卒以此,方能“临大任而不惧,克至险而不言”,弹笑风生间解决了公司的围城之困,顿首颌胸间谋划了公司局面的长远之计,而公司亦随之顿开,永安长势如虹。

郭琳爽不是志大才疏的青年,平日话语不多,遇事动脑筋,胸中虽有主张,却也不急于擅断,郭乐对他作出的种种安排含有几分暗暗的赏识。早在上海永安公司筹备之初,他就内定由四弟郭葵去当司理,主持大计,怎么也没想到天不逢时,这位才华出众的兄弟竟匆匆撒手而去。哀痛之余,他不得不为继任者作出选择。为公司前途计,所需人才应及早培养,老三郭泉的几个儿女琳褒、琳骧、琳珊都已出国深造,发奋攻习纺织、财经及银行管理等专科,而郭琳爽即将修完岭大的学业,那时他就瞩意把上海的这个大公司交付执掌,但他毕竟太年轻,又是初出校门,考虑再三,还是先让他在香港永安公司效力多年,经验丰富的杨辉庭去顶了郭葵遗下的职位

郭琳爽游历欧美归来,郭乐没有让他马上去上海,而是介绍他到香港一家不大的百货公司去当见习助理。

这家公司是由一位朋友开的,同郭家没有股资上的关系,只是彼此颇为相契,对郭乐的这番重托,自然一口应承,甘愿鼎力相助。郭乐再三嘱咐郭琳爽:“从我们家门出来的子弟,万不可当甩手掌柜,现在多吃点苦值得。”

从此,郭琳爽从柜台学卖货,充当下手帮着接待顾客开始,内账房、外账房、簿记、出纳、进货间、收货间、内包、外栈、广告部、庶务部……一直到担任经理先生的秘书,百货公司的进、销、存的每一道环节,他都从拜师求教中学得丝丝入扣,从头到尾摸了个遍。

一天,有位三十多岁,穿着素雅的主妇来到呢绒部挑选哔叽料子。她随手拿起一匹藏青色的问售货员:“这是全羊毛的吗?”

售货员微笑摇头,“不……”

刚吐出个“不”字,那位太太就表现出不屑,“怎么,你们这里不卖纯羊毛料子?”

售货员诚恳地说:“太太,所有毛料在织造时羊毛中都配以一定比例的少量棉条,这样才能使料子质地强韧,坚牢耐用。一般说惯了全羊毛,其实只是含毛量较多,或选用羊毛原料的等级上较为优良,如果全用羊毛织造,反要影响质量了。”

接着,他把那匹藏青哔叽料子披在身上,从羊毛产地讲起,对其制作过程、含毛比性能特点以及适合做什么样的服装详细作了解释。

那太太听着听着,笑了起来:“听你这么一说,我今天出来买东西还真长了见识。”

生意自然成交了,顾客带着满意的神色离开了柜台。

郭琳爽在向经理叙说这笔亲眼见到的买卖过程时,提出了嘉奖这位售货员的建议,不料经理淡淡地说:“这是一个售货员理应具备的学识。”

“学识?”

“是的,”经理让他坐下,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常说如今是商战时代,你想过没有,值此商业竞争之际,多数百货公司经营的商品,品质是相同的,售价大致也不相上下,竞争什么呢?真正的竞争就在于售货员的服务。”

经理接着说:“和气生财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对顾客,当然要绝对讲礼貌,注意仪表,态度恳挚,使对方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但这还不够,顾客跑商店主要是为了买东西而不是和你唠家常来的,售货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商品、商情和商业知识,除对经营品种的产地、性能、规格、特点、包装等等了如指掌外,还应好好学一点经济学、市场学、销售学、广告学,领略其要旨,运用于实际接待中,才能真正做到服务良好,措置得体。”

郭琳爽正是从一点一滴中认真学习,才使他的事业日越兴旺起来,这也是他一贯严格要求员工的结果。

郭琳爽从一个初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步步登上了上海商界之首永安公司的总经理宝座,是他的智慧和头脑,及其潜行、镇静的工作态度与行为风格的必然结果。郭琳爽认为,市场中风云迭起,自然应以变应变。但是,要成为合格的商人,却应不动声色,镇定如常地翻覆风云、谋定而后动。对此,历变者须将整体势局了然于胸,对各种细枝末节目尽其微,对未变之变亦要把握到位,方能“不惧”、“不言”,于静定之间规局谋远,开疆辟土。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