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芳事迹报告会:台上泪眼婆娑 台下掌声如潮

作者:如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11-02

4个月前,将自己一生全部智慧心都献给我国护理事业的黎秀芳,走完传奇而近乎完美的一生;4个月后,人们依然被她的崇高信仰和人生追求深深震撼。今天上午举行的黎秀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今天,能够容纳800人的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座无虚席。伴随着《黄河女儿》的雄浑旋律,礼堂里响起黎秀芳坚定的声音:“时至今日,我终于可以说自己选择的道路没有错。护士,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我愿终生守卫在这片神圣的天空。”——正是怀着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无限热爱的信仰,黎秀芳成为我国护理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她创造并完善的我国护理制度和护理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人生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决不能有信仰上的缺憾。黎秀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矢志不渝,是忠贞的信仰撑起了黎秀芳的完美一生。”伴随着报告团成员、兰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徐昌健深情的讲述,人们了解了身为国民党中将之女的黎秀芳一生坚定跟着共产党走的忠诚情怀。

今年7月,黎秀芳逝世后,兰州军区总医院政治部的几位同志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在加了锁的床头柜中,有一个铁盒子,里面精心保存着她从1952年7月12日起写给党组织的6份入党申请书,共有71页。

1978年9月3日,鲜红的党旗下,61岁的黎秀芳庄严地举起右手,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为了这一刻的到来,黎秀芳整整等待了26个春秋。临终前,她唯一的愿望是:“请组织在我的遗体上覆盖一面党旗。”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原护理系主任、全军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树贞,尽管已年逾古稀,仍一口一个“先生”地尊称黎秀芳。作为黎秀芳在新中国成立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和黎秀芳多年的副手,李淑贞讲到黎秀芳桃李满天下时泣不成声。

“在护理一线和护理课堂上,先生始终着装整齐,仪态端庄,就连随身携带的手绢,也总是清洗后贴在瓷砖上晾干,然后叠成平整的小块。在先生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护士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养成了科学严谨的作风。”

由于黎秀芳的言传身教,不少学生后来成为蜚声全军乃至全国的护理专家。

黎秀芳的侄女、美籍华人黎烈芬讲述自己眼中“了不起的姑姑”:“姑姑终生未婚,无儿无女,但姑姑有一个最温馨的家,这就是祖国;姑姑有一个最坚实的依靠,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姑姑有一群胜似儿女的亲人,这就是像她那样热爱护理事业的人们。”

报告会现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为人们展示出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黎秀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黎秀芳写好遗嘱,将自己毕生积蓄的80万元全部捐献给兰州军区总医院。

北京护士学校三年级学生小陈流着眼泪听完了报告会,“在这个年代里,还有如此坚定信仰追求一生的人,确实难能可贵。我最难忘的是黎老要求学员们牢记南丁格尔的名言:护士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具有生命和热血的人类。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乐意工作的手。这也会成为我以后工作中的座右铭。”

黄河远去,秀芳长留。在台上的泪眼婆娑和台下的如潮掌声中,人们感受到了——永远的“提灯女郎”黎秀芳没有走!(记者 王亦君)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