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等忙过这一段再说。”这是天津东丽区检察院检察官杨宝林牺牲前,同事们每次见到他痛苦地手捂胸口后劝他休息时,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10月16日,这位因过度劳累倒在解核查监外服刑人员情况现场的检察官被天津市检察院追记一等功。而就在牺牲前的一周,他和同事们走访了10来个派出所,逐一会见了230名监外服刑人员,加班加点总结情况,每天都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
这是一位敬业爱岗出了名的检察官。从检23年来,他干过反贪,搞过控申,后来又调到监所科。但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他都很快成了行家里手,办过的案件无一出现差错。
牺牲前每天工作超10小时 50岁拿到法律本科
“心脏病又犯了?”
“就是感觉胸有些痛。”
“去医院看看吧,要不赶快回家休息,别再硬撑了。”
“没事,上午还有一大堆活,别耽误事儿。我的病,下午回来再说。”
这是8月29日一上班,同事李淑敏看到杨宝林手捂胸口、表情痛苦地靠在办公室沙发上,和他进行的最后一次对话。
半个小时后的8点40分,正和同事在辖区了解核查监外服刑人员表现情况的杨宝林,心脏病猝发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手里还紧紧纂着用来记录情况的笔记本,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检察追求。
翻开这本笔记本,杨宝林在牺牲前一刻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发现的问题有,监外服刑人员思想汇报不主动,经常见不到人,建议实施双向管理。”
这是一名从检23年的老检察官向检察事业做出的最后一份贡献,也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向党递交的最后一份答卷。
“宝林一忙起工作,就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是累死的!”10月19日,记者赴杨宝林生前所在单位和家中采访时,认识和了解他的人都这样含泪说道。
就在牺牲前的一周,杨宝林和同事们正忙于了解核查监外服刑人员的表现。为了掌握每一个监外服刑人员的真实思想状况,他们不仅走访了10余个派出所,而且经常要为一个人来回跑两三趟,最终逐一和230名监外服刑人员进行了谈话。而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单位后,杨宝林还要忙着总结情况、分析问题,每天都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
就在事发的前几天,同事们好几次看到他痛苦地手捂胸口,可每次劝他去医院看看再好好休息几天时,杨宝林总是笑着敷衍过去,“咱是老小伙子,歇一会就好了,活太忙了,干完再说。”
杨宝林的同事流着泪惋惜地说,“哪怕抽出半天的时间,去医院检查一下,宝林也不会这么就走了,他才52岁呀!”
采访中,单位同事对杨宝林的好学赞叹不已。为了自己钟爱的检察事业,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硬是靠自学取得了法律大专文凭,还在自己50岁那年顺利拿下了大学本科学历。
“法律条文更新太快,人老了不能输在知识上。干好检察业务,必须要学习。”这是杨宝林常常挂在嘴头的话,单位同事值班时也经常能见到他深夜还在办公室刻苦攻读的身影。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