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称颂“将相和”-蔺相如

作者:如文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7-09-09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时期。他本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舍人),后来一跃成为赵国上卿。司马迁说他“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蔺相如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

蔺相如在做门客时,缪贤犯了欺君之罪,和门下商议准备逃往燕国,门客中唯有蔺相如力排众议,反对奔燕。他告诉缪贤说:“您是赵王的近臣。燕王过去取悦于您,还不是想和赵王交好,因为赵强而燕弱!眼下,您离开赵国到燕国去,燕王怕得罪赵王,肯定不敢庇护您。说不定燕王为讨好赵王,会抓起您来引渡给赵国呢!”缪贤面有难色。蔺相如说:“依我看,您与其外出,倒不如赤膊伏刃,任大王裁决。大王见您诚心服罪,或许会赦免您呢?” 缪贤依计而行,果得赦免。

战国后期,秦为第一强国。赵国也有一定实力。但是,就其军事力量而弱于秦国。

这一年,赵王接到秦昭王的一封信。上面写道:“听说天下名玉和氏璧在贵国,寡人十分喜此玉,情愿拿15 座城来换取。”赵王知道秦昭王仗着国势强大,企图骗取和氏璧。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大家莫衷一是。如果给,显然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骗,将有损于国家的形象;如果不给,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赵国。“谁能出使秦国交涉这件事呢?”赵王环视着各位大臣问道。满朝官员无人敢应。缪贤说:“臣有个门客叫蔺相如,智勇过人,我看他行。”赵王召见蔺相如,征求意见,蔺相如说:“强秦愿用城换璧,我们不同意,它就找到了侵略的借口,责任在我们一边。我们给他璧,他不给我们城,那么秦方理亏。权衡二者,我看宁愿答应他,也不能理亏在我方。”

赵王问:“谁能出使秦国,去交涉这件事呢?”蔺相如对曰:大王如果真的没找到人,臣愿当此任,“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卷八十一)。

蔺相如奉璧使秦。秦王在章台召见他。蔺相如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 姬妾和近臣争相传看天下奇玉。蔺相如见秦王无意交城,就对秦王说:“可惜此璧有一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秦王遂把玉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后退两步,倚在柱边。对秦王说:“大王,我来之前,多数人不赞成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被秦欺。今天我见大王只字不提交城之事,所以又拿过玉来。如大王强取,我的脑壳将与和氏璧一块碎在这根柱子上。”秦王怕坏了玉,连忙“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城都予赵”。说罢,伸手欲接和氏璧。蔺相如说:和氏璧乃天下至宝,来时赵王斋戒5 天, 恭恭敬敬地送来。大王接璧也应该斋戒5 天,设九宾于廷。我才敢向大王献璧。秦王无奈,只得安排赵使住下。蔺相如觉得秦王无意以城易璧,于是派人抄小路把璧送回赵国。秦王斋戒5 天,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对秦王说:“秦从缪公以来二十几位国君,没有一个恪守信约的。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有负于赵国的重托,所以派人把和氏璧已送回赵国。”蔺相如继续说:“秦强而赵弱,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者到了赵国,赵国便立即把玉送来。试想倘若秦国割15 座城先给赵国,赵国敢留着和氏璧得罪大王吗?”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啼笑皆非。秦王心想:杀了赵使,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有损于两国关系。只好送蔺相如等回国。蔺相如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受到赵国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赵王破格提拔他为上大夫。

秦王依仗国力强大,本想骗取和氏璧。不料被一个赵国使者捉弄得哭笑不得,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戏弄赵王一番。于是,给赵王下了个请柬,邀请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相会。赵王知道秦王心怀鬼胎,怕被劫为人质,不敢去。相如说:“如果大王不去,显得我们赵国太怯弱了。”赵王于是和蔺相如一齐去渑池。大将廉颇送至国境。

秦王在渑池设宴与赵王共饮。秦王说:“听说赵王擅长弹瑟,请您弹一上曲。”赵王无奈,只得弹了一段。秦御史立即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这时,蔺相如走上前来,捧起一个盛酒的瓦盆对秦王说:“我们赵王听说秦人歌唱时,常敲瓦盆伴奏。请秦王敲上一段。” 秦王面有愠色,不肯敲。蔺相如说:“我和大王靠得很近,如果大王不赏面子,请让我把脖子上的血溅到大王身上。”秦王顿时紧张起来。卫兵上前, 要刺杀蔺相如。蔺相如大喝一声:“谁敢动!”秦王无奈,拿起筷子敲了一下。赵国御史立即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们见秦国没占便宜,大声喊道:“请拿赵国15 座城为秦王祝寿!” “可以!”蔺相如答道:“只要秦国肯拿咸阳一城给赵王祝寿!”咸阳是秦国的都城,给了都城,等于亡国。秦国众大臣在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面前折服了。赵国大将廉颇率大军防备着秦国,秦国在军事上也不敢轻举妄动。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候。渑池之会后,赵王宣布蔺相如为上卿,位次在谦颇之上。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大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动动三寸不烂之舌,竞位居我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忿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 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掉转车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不过是仰慕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象老鼠见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说:“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那样厉害,我都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们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演出了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名人事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