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大阪举行乒乓球世募锦标赛的电视转播中,刘国正和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的比赛异常激烈,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赢下来。也是“熬”出来的胜利。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了。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是赢不了郭跃华的,郭那时候是绝对的第一主力。而且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就黯然退役了。那个时候,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但郭此后就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后来就销声匿迹了。而蔡振华则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有今天的大红大紫,成了中国队的总教练。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过去的世界冠军郭跃华呢7而蔡振华是家喻户晓的。郭跃华的生意可能也还不错,但毕竟和蔡振华没法比了。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
google_ad_client = "pub-0149582512245117"; /* 250x250, 创建于 08-2-15 */ google_ad_slot = "1196433901"; google_ad_width = 250; google_ad_height = 250; //--> 其实,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另外有一位姓尚的作者,曾经有过让我叹服的小说,我曾经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可惜也没有坚持下来。现在都被人遗忘了。其实,作品的数量也是要紧的。像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他们写一本书失败了,被批评了,就去写另外一本。别人说这本不好,他还拿得出另外一本,而不是为一本书喋喋不休、纠缠不清。其实这种心态非常健康和顽强,最终你会发现他们已经走在了前面。凭非常少的作品有大名的大概只有张爱玲,但那是张爱玲,别人做不到。有一位才华非常高、写得非常像张爱玲的李君维先生,也仅仅有一本书,非常好,但根本不为人所知。我曾经写过文章推介,但其实无能为力。写作其实也是长时段的艰苦工作“一本书主义”的赌注下得太大,因为只要这本书不行,就一无所有了,但多产作家就把一生的赌注分散到了许多书中,胜利的希望就大多了。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仅仅有一本书。 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其实,诗人里尔克说得和这差不多。他的话是“挺住就是一切。”挺宇没有“熬”那么传神,其实这一句可以翻译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window.google_render_ad();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