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杂质”

作者:天天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12-12

生命的“杂质”

你知道功能卓越的半导体晶体管是怎样诞生的吗?科学家发现将锗提纯,可以制成极为优异的晶体管之后,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力求去掉锗中的所有杂质,使其纯度达到100%,让理想中的晶体横空出世。日本新力公司的江崎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沿着这种构想,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但每次都不可避免地带进了杂质。后来,他们想:既然绝对提纯不可能,那么可否反其道而行之,试着加进一点点的杂质呢?当时,这个构想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嘲笑。谁知,终于有一天,奇迹出现了,一种极为优异的晶体在他们的手中意外地诞生了。江崎博士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事实证明,作为贵重元素的锗,只有在混有一定比例杂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提炼出优异的晶体来,而绝对提纯的锗是不存在的,因而也是无法预期的。其实,不光是锗元素,在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是难以绝对提纯的。水是最明显的例子。有研究表明,纯净水只能做到90%的纯净,而即使这样,纯净水由于“过滤”掉了大量的所谓“杂质”,也丧失了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因为对于水来说,那些所谓的“杂质”部分正是水的全部营养所在,也是水的活力所在,所以有人说,被“提纯”了的水等于是失去了生命的水。

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人体内有相当一部分是看似无用的东西,比如脂肪,有的人减之唯恐不及,其实保持一定量的脂肪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条件,许多东西貌似无用,只是你还没有认识到它的作用和价值。

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纯金”其实是不存在的,能够炼出99.99%的金子已经不错了,黄金如此,其他自然也不例外。掺了土的煤当然不好烧,可一位在煤矿工作的人告诉过我,一点儿杂质没有的煤也是不好烧的。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追求完美应该说没有错,但有些人总是把事情弄成“非此即彼”的状态,非得怎样,不能怎样,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就不断地责问自己:我怎么会这样?可是,不知这种人有没有想过,自己怎么就不能这样?对小事不宽容的人,往往对他人也十分严苛。都要做到自己满意,不能有瑕疵,否则就是自己做人的失败,乃至对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感到心灰意冷。但是,脸上有雀斑,身上有残缺,可以借助外力想法解决。而为人处事方面的瑕疵不仅很难界定,而且有些事情也是不可能认真的。

两汉之交的时候,后来成为东汉开国皇帝的光武帝刘秀曾多次在敌方大营里缴获本方一些将领联络敌方的信件,当这些信件作为证据被呈递到刘秀面前时,刘秀说,我不要看,我还要烧掉它们。刘秀说,大家跟着我出生入死,我都看在眼里,我还看这些信干什么。刘秀的宽容为他换来的是将领们对他的无比效忠。

大家都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在生活中,你不必刻意把自己提纯到一种“极致”,试着去掺些“杂质”,容纳一些“杂质”,或许你的人生将因为某些“杂质”的作用反倒显得辉煌。

我有一个朋友,做事做人都似乎无可挑剔,但他只给自己打90分。他说,90分就是好学生了,人生有那么多的考卷,你这张卷子即使拿了100分,下一张卷子呢?如果不及格怎么办?而且,没有考满分,说明你还有弱点,而一个承认自己有弱点的人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没有一个画家会说自己的画已经好得画到头儿了,同样,作家的作品总是在出版以后才会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败笔。“杂质”其实是永远存在的,就算你今天没有找到,总有一天也会找到。

一个人的“杂质”也可以说是“欠缺”,正表现出一个人的潜力和心态。同时,一个人无论多么有才华,都不要满足于现状,永远给自己打90分,就像背着一个装不满的筐,因为装不满,你就会不停地采摘,你摘到的果实就会越来越多,也就会有更多更新的希望果实令人心动地挂在前面的枝头上。美是什么?罗曼·罗兰说:美是不同。罗素也说过:参差不齐才是一种美。记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生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提纯”的过程,正因为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杂质”,我们才会认识自己,才会宽容他人,才会不断地前进。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感悟人生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