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力胆大心细——细节观察法
有位英国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
“当医生,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
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吮吸。学生们惊异地看着教授,没想到,教授随后将那只杯子递给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照着他的做法来做。
学生们忍着呕吐,像教授一样把手指伸进尿液中,然后再塞进嘴里。
教授看着学生的狼狈样子很得意,最后他微笑着说:“哈哈,不错,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的。”
不一会儿,教授又神色郑重地说:“只可惜你们看得不够心细,没有注意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啊!”
你看过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破案故事吗?福尔摩斯是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主人公,他是个学识渊博、观察力非凡的人。不管有多离奇、多古怪的案件,经过福尔摩斯的侦察和分析,总是能够露出蛛丝马迹,真相大白。
有一次,福尔摩斯同他的助手华生同时鉴别一块刚刚得到的怀表。华生的鉴别仅仅停留在怀表的指针、刻度的设计和造型上,不能发现一丝线索。而福尔摩斯凭借手中的放大镜,看到了表壳背面的两个字母、四个数字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经过周密的思考,福尔摩斯认为:那两个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个数字是伦敦的当铺的当票号码,表明怀表的主人常常穷困潦倒;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则说明怀表的主人在把钥匙插进孔去给表上弦的时候手腕总是在颤抖,因而这个人多半是个嗜酒成性的醉汉……
福尔摩斯在破案过程中,没有顾及这只怀表的新旧程度和价值,而是紧紧抓住那些与案件有本质联系的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仔细想一想,你是不是经常注意到老师的眼神?是不是经常注意到同学的一个细小动作?这种从细小的地方着手观察的方法就是细节观察法。细节观察法往往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例如,在考试的前5天,一位英语教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字:有动词、词组、句子和语法知识。这个班一共有60个同学,他们每周在这里学习六天。考试一结束,大家都发现考试题目就是5天前写在黑板上那些知识。全班只有两名学生运用了他们锐敏的观察力,结果得了高分。而另外58人则与老师的预料一样,考试成绩与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相一致。
细节观察需要你从细小的地方着手来观察,因此平时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多注意细节。例如,某公安局招考侦破人员,主考官对大家说名单落在了外面另一所房子的一本书里,夹在267和268页之间,所有的人都涌出去找名单,唯有一人没动,结果他被录取了。为什么,你可以随手拿一本书翻一下,267与268页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页,是夹不住东西的。
如果你平时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相信你的思维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判断。
【练一练】
这是美国智力题专家奇尔出的一道观察力测试题,许多成年人对此不知从何入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你是不是这个聪明的少年呢?图中有辆公共汽车,有A和B两个汽车站。问:公共汽车现在是要驶往A车站,还是驶往B 车站?
答案:汽车驶往A方向。因为公共汽车的车门总是在车头的右手方向。
【小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一些细节的东西。比如,排除的时候站在你前面那个人穿了什么衣服?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有什么特征?这些训练都会使你的观察力越来越敏锐。
【名人名言】
什么叫细节?细节就是你的“珠子”。你要穿一串项链,这串项链要与别人的不同,你起码得有几颗是你的“珠子”,一颗珍贵的珠子能使一串项链熠熠生辉。——黄宗英
第2种能力:观察力被冤枉的颜回——客观观察法
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徒弟们周游列国,在一个国家饿了很多天,好不容易搞到了一点米,便让颜回煮成饭给大家吃。
饭刚做好的时候,孔子发现颜回悄悄地抓了一把饭往嘴里塞。
孔子很不高兴,于是大声训斥颜回:“大家都在饿着,你怎么一个人先吃呢?”
颜回委屈地说:“我刚才打开锅盖时,看见饭里有一块很脏的东西,我怕这个脏东西被别人吃掉,于是我就自己把这个脏米饭吃了。”
孔子不禁为自己观察失误发出感慨。
你肯定知道邻人疑斧的故事吧?
从前有个人,不小心丢失了一把斧子,怎么也找不到。他想,肯定是邻居偷了他的斧子。于是,他偷偷地观察邻居的神情、动作。看着看着,他越来越觉得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了自己的斧子。他心里很不高兴,心想:“我早就料到他不怀好心了,果然不出我所料。”
第二天,他上山砍柴,却发现斧子就在树旁,这才想起昨天砍柴时忘了把斧子带回家。回家后,他又观察邻居的神情、动作。这时,再怎么看,他都觉得邻居不会偷他的斧子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因为这个人在观察的时候已经带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了,这种想法左右了他的眼睛,让他产生了错觉。客观观察法就是在观察时不停留于事物的现象层面,坚持客观原则,结合现象加以分析然后才下结论的观察方法。因为,在很多时候,事物的现象与其本质并非总是相吻合的。例如,你现在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的,这好像表明太阳是绕地球旋转的。但事实恰恰相反,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为了表明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这一真理,伽俐略和布鲁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要对某个事物下结论,你就要对它进行观察和调查,否则就不应该轻易下结论。
过去,中外地质权威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但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却认为,我们不应该相信这些所谓的权威论断,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来证明。于是,他深入太行山东麓沙河县一带,对这一带的大石头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根据客观事实断定,华北地区曾经发生过冰川。
一个人在观察的时候,很难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客观地看待它,往往会受到自己的经验、环境的左右,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习惯来判定,从而使事物的面目发生变化。
有一位印象派画家,为了反映人生苦难,画了一幅在痛苦中挣扎的人像。有一天,他的两个好朋友同时来到他的家里,他就把这幅画拿给他的两位好朋友评判。
当医生的朋友说,这幅画绝妙地反映了绝症病人的苦痛。但那位数学家朋友却认为这幅画形象反映了他做不出数学题时的绝望情景,弄得画家哭笑不得。
同样是观察画,年仅八岁的岳柱就观察得非常客观。
元朝大画家何澄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故事绘制了一副《陶母剪发图》。画中表现的是:晋国有一个叫陶侃的贫困青年,有一天,他的朋友陆逵来拜访他,因为没有钱买酒招待他,陶侃的母亲在仓促之间,便把她的头发剪下来去卖钱换酒。
这幅画被年仅八岁的岳柱看到了,岳柱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画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陶侃的母亲手上戴着金手镯,却要剪下头发去换取酒食,这是不合情理的。因为金首饰很值钱,完全可以用它去换酒,何必匆匆忙忙把头发剪了去换酒招待客人呢?
岳柱作为一个孩子,在观察画时思维没有受到《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名士风度的局限,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事物的直观认识,观察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方。这种客观观察的精神很值得提倡。
可见,客观观察法要求你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千万不要戴上有色眼睛,这样,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盲点,就像手电筒一样,仅仅照出一个光柱和一个圆圈,其余光线没有照到的地方就被你忽略了。而是要实事求是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的结果来判断事物的性质。
【练一练】
1、仔细观察下面两条线段,哪一条线段的长度长一些?
〉————〈
〈————〉
2、德国植物学家格贝里的一位朋友是个画家。有一次,画家把这位植物学家请到自己的工作室来看一幅新作《陷于罪恶》,并征求意见。格贝里仔细看了很久,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苹果画得不对!”
“怎么不对?”画家感到很奇怪,连声问道:“为什么不对?”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案:
1、两条线段一样长。
2、格贝里答道:“画中夏娃给亚当的那只苹果的品种是80年前才培育出来的。” 格贝里的观察力可真是敏锐,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小秘诀】
观察当中存在着盲点。每个人对于眼前所发生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加以理解的。
【名人名言】
必须懂得所谓观察不仅止于看见事物,还包括思维过程在内的。——贝弗里奇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