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也要防犯“牛”毛病

作者:梁煜璋来源:人民网 2009-02-09

今年是牛年,牛的话题自然比较多。其中,文白石先生的《牛年当显“牛”精神》是上品之作,他提及的“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精神是颇合时宜、正当所需的。另外,肖德安先生的《重视“千里马”,也千万别忘“老黄牛”》和《说牛学牛做牛不吹牛》也是切中时弊,提醒得及时。其实,把两位先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更好了,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即牛年既要弘扬“牛”精神,也要防犯“牛”毛病。

笔者接着肖德安先生的话题,他提醒人们不要犯吹牛(皮)的毛病。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毛病,也需一并防犯:

一是不要钻牛角尖(儿)。钻牛角尖(儿),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实际上,人们之所以犯钻牛角尖(儿)的毛病,有的是因为大事做不来,就在小问题上纠缠不清,以示自己的存在或自己意见的重要。有的则是对问题看不透彻,只看到牛角的一头大,却看不到另一头的小(尖)。现实中的好多问题,有的是规律认识不清,有的是条件不够,追究到最后不过是钻进牛角尖或是走进了死胡同。

二是不要轻易使牛脾气。牛脾气,也叫牛性,是指倔强执拗的脾气。有的时候,倒也需要一点牛脾气,没有那么一股子倔强执拗的牛脾气也干不成事。但是,也要分情况看问题,特别是不要轻易使牛脾气,明明是错的,但有时为了顾及面子,有时是认识不清又不听众人之劝,几头牛也拽不住、拉不回,非要弄得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尴尬局面。

三是不要牛头不对马嘴。牛头不对马嘴,也叫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这种毛病,多数是说话时犯的,不过在做事上也有犯的,比如拉郎配。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个事物非要以个什么名义捆绑到一块。一些地方为了美化城市,不远万里,不惜重金从异域移植本地根本无法生长的大型景观物种,最后不过是朽木枯树一堆。

四是不要做“牛头马面”。牛头马面,是迷信传说中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头像马。比喻各种反动丑恶的人。现在我们的一些干部在做群众工作受阻时就习惯扮“牛头马面”,专门吓唬群众,群众也叫他们“牛头马面”。这些个别的干部的做法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中影响极坏,需要清除掉,同时也要教育我们的干部杜绝“牛头马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总之,我们在今后实际工作当中,只有既弘扬“牛”精神,又防犯“牛”毛病,这一年我们才会真的“牛”起来。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智慧人生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