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离家的游子除特殊情况每年都要回到父母身边团聚的年节。
过年真那么重要吗?以至于一年365日中有若干天所有的华人都要围绕这一个年节安排日程、操办活动?过年还就是这么重要,它源于、植根于中华文化,历千百代延续传承而不辍,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社会变迁、时代转换,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年年过、过年年,从生至死。
就这样,当你记事起,就有了过年过春节的记忆。童年的记忆说来模糊却又清晰。模糊是因为少时不知愁滋味,其实也不知福所倚,所谓生在福中不知福。清晰却是更具共性,置新衣、吃糖果,燃放鞭炮的兴奋、刺激、还有胆怯,几乎我有人有。而团圆饺子年夜饭,贴窗花、迎春联等等,就有南北东西的区域文化差异和特色了。当然,对于过年还有具体不同的过法,是走上社会闯荡南北长了见识才知道的,也从中有了中国之大的感知。后来,读了一点人类学、民俗学、文化研究等专家学者的论著,总想有一天能够讲讲那为什么,于是乎算是有了点文化、文化差异及特色的概念。
在若干学科的研究中,春节都被视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节庆。纵观世界上各种文化,节庆表现为“节庆体系”,即“按照时间编排的节日、庆典和仪式。它不是指一个、两个孤单的节日,而是指一组或一群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节庆或日子。”在中华文化中,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庆体系,主要是指形成于历史之上,并主要是依据阴历、节气等而编排和设计的各种传统的年节、庆典和仪式。”这种“传统节庆体系,突出地反映了乡土社会里人们的季节感和生活节奏,并和当时、当地人们的历法知识、宗教信仰、宇宙观以及与其农耕的生产和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不仅“和自然节律关系密切,往往伴随着一些农耕礼仪,并具有追求天伦团聚和人伦交际的倾向”;而且,“除了全国大范围内基本上一致,亦即普天同庆、城乡共享、‘天涯共此时’的节庆之外,传统节庆在中国各地还非常富于地方性特色”。其实,“春节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是其他三十八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按照高占祥主编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的材料逐一统计,目前,春节已经成为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看来,过年过春节在中华文化中,既有共时性(同一时间同样内容的活动)又有历时性(历史的和延续的),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
说到共时和历时,就涉及到时间。节庆体系,作为按照时间编排的一组或一群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节庆或日子,对某一类文化的社会来说,“既为社会提供时间容器,也是塑造社会的时间模具。”放眼中外,“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官方的假日,体现着官与民在节假日体系中的协调与统一。”通览古今,“人们在平日忙于生计,节日的设计固然是让大家休息、享受的,但是节日毕竟是一种公共文化,主要是用来传递文化价值,为人们建立、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提供机会的”,“社会营造喜庆的气氛让大家相聚,互相用仪式、礼节培植人与人的正面关系,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吃喝玩乐,都强调通过赠送、回报、分享、共享来达到对于固有关系的刷新和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中,“生生不息的文明既要有历史关怀,也要有对未来的展望。节日的文化设计让大众在特殊的日子里能够具体做点什么,同时又让这些活动与人们短期的生活目标、长期的希望、人生的理想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没有单一而普遍的宗教信仰,大家是在节日中通过尊敬老人、纪念先人和礼拜神灵的仪式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传统的承诺,通过祈福、祝福晚辈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关爱。中华文明的人性之美、中国作为一个共同体能够存续,都依托于自己的节日习俗所保藏的契机。”
春节反映了“中国的节日体系是一种成熟的文明的缩影。它既是我们先辈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因为有这一比较科学的时间框架,才有中国的古典文明的繁荣;因为有繁荣的中国古典文明,这一节日体系的内容才异常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华子孙围绕着由春节始而展开来的节日体系活动是文化,属于我悠久、深厚、博大、精深和美好的中华文化。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