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善良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这也就是古希腊人所谓“仁”(Philanthropia),或者“人道精神”(humanity),但意义还要深。
善良,还不仅是一种慈善的行为。前者反映本质,后者则只是现象。善良,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上帝本身就是“善良”。如果人不具有这种品格,他就不过只是卑贱的鼠辈,既可憎又可怜。这种行善的品格也许会看错对象,但永远不会过分。过分的权势欲曾使得撒旦堕落成魔鬼,①过分的求知欲也曾使人类的祖先失去乐园,②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
善良的倾向可以说是人性所固有的。如果这种仁爱之心不施于人,也会施之于其他生物的。例如,土耳其人虽然似乎是一个野蛮民族③,但他们对狗和鸟等动物却很仁善。据伯斯贝丘斯④的记述,有一个欧洲人在君士坦丁堡,由于戏弄一只鸟,险些被当地人用石块打死。
但人性中这种仁善的倾向,有时也会犯错误。所以意大利有句嘲讽话:“过分善良,就是傻瓜。”马基雅弗利⑤曾写道:“基督教的教义使人成为软弱的羔羊,以供那些暴君享用。”他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确实没有任何其他法律、宗教或学说,比基督教更鼓励对人类的博爱了。为了不做滥施仁爱的傻子,我们就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的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变得太轻信和软心肠。轻信和软心肠常常诱使老实人上当。比如我们就绝不应该把一颗珍珠赠给伊索那只公鸡
——因为它本来只配得到一颗麦粒。⑥《圣经》中曾说:“天父使太阳照好人,也同样照坏人。降雨给行善的,也给作恶的。”⑦但上帝绝不把财富、荣誉和才能对人人平均分配。一般的福利应该人人均沾,而特殊的荣耀就必须有所选择。另外要小心,我们在做好事时,不要先毁了自己。神告诉我们:要像别人爱你那样爱别人——“去卖掉你所有的财产,赠给穷人,把财富积存在天上,然后跟我来。”⑧但除非你已决意要跟神一道走,否则还是不要把你的一切都卖掉。不然你就等于以微泉去灌注大河,微泉很快就干涸,而大河却未必增加许多。所以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还要靠理智的指引。
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还要靠理智的指引 在人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天然向恶的倾向。那种虚荣、急躁、固执的性格还不是最坏的,最恶的乃是嫉妒以至祸害他人。有一种人专靠落井下石,给别人制造灾祸来谋生——他们简直还不如《圣经》里那条以舔疮为生的恶狗⑨,而更像那种吸吮死尸汁液的苍蝇。这一种“憎厌人类者”(misanthropi)与雅典的泰门正好相反⑩——虽然他们的园子里并没有一棵能供他人使用的树,却也要引诱别人去上吊。这种人也许倒是做政客的材料,他们犹如弯曲的木头,可以造船,却不能做栋梁。因为船是注定要在海里颠簸的,栋梁却是必须能立定脚跟的。 善的天性有很多特征。对于一个善人,我们可以由此去认识他。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相通的。如果他对其他人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他的心必定十分美好,犹如那能流出汁液为人治伤痛的珍贵树木——宁可自己受伤害也要助人。如果他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于一切伤害之上的。如果他并不轻视别人对他的微小帮助,那就证明他更重视的乃是人心而不是钱财。最后,如果一个人竟能像《圣经》中的圣保罗那样,肯为了兄弟们的得救甘于忍受神的诅咒— —甚至不怕被逐出天国, 那么他就必定超越了凡世,而具有主耶稣的品格了。 ①《圣经》中的故事。传说撒旦(Satan)本是神,为了篡夺上帝之位,而坠入地狱,成为魔鬼。 ②《圣经》中的故事。传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在天堂中,受蛇的引诱,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子,于是被神逐出天堂。 ③ 本书中时见培根对落后民族的诬蔑之词,反映了他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民族观点。 ④ 伯斯贝丘斯(Busbechius,1522—1592),荷兰旅行家。 ⑤ 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政论家。著有《君主论》等。 ⑥《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 ⑦《新约•马太福音》,第5章,第45节。 ⑧ 同上,第10章,第21节。 ⑨《新约•路加福音》,第16章,第21节。 ⑩ 泰门,古希腊人。由于愤世嫉俗而看不起人类,曾对雅典人说:我园中有一棵树,我就要砍掉它了,谁愿意上吊请赶快去。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