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礼记》注:(蟋蟀)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民谚:“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
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与最冷的“三九天”对举),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
民谚:“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