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奸外仁 为什么说刘备仁义的背后实为阴谋(中国历史)

作者:佚名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0-08-01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与别人交往时都是戴着面具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戴着面具生活,戴得久了反而又不觉得怎么了,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就产生了许多双面人,出现了许多心口不一、内奸外仁的人。

其实,按照封建社会的潜规则,判断汉室到底具不具备改朝换代的合理性,关键要看刘家到底还有没有能人和王者。如果有,那么不管他在哪里,干何种营生,都应当出来有所作为。经过一番大浪淘沙,终于冒出了一个牛人--刘备。

三国时代的刘备就是一个标准的双面人,内奸外仁。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一个绝对正面的角色!他那忠厚仁义的长者之风深受每个人的喜。其实,他是以不动声色、谦让有礼为外表,处处掩盖内心的真实意图。刘备这人极其虚伪,他的谋略偏于阴柔,极具韬晦特色,在待人、用人上打的是攻心战。

在三国鼎立时期,魏得天时,吴凭地利,刘备靠的是人和。他一死,人和即失。蜀国后期出现刘封、孟达、糜芳等的叛乱,这跟刘备表里不一、谋略上的取"假"不无关系。

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他刚刚登上历史舞台说起。在刚出道的时候,刘备就用象征着"仁义"的"眼泪"和关张二人桃园三结义。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刘备为什么要和关羽、张飞二人桃园三结义?

刘备不但长有一副帝王相,而且心理素质极佳,可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让人难摸深浅。不过我们只要把握一点--看行为,不看言语--就不难窥破。

仁义的刘备与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就是从"仁"字上得到他们二位的信任,辅佐他成就大业,还组建了一支游离于官方和民间之外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其实严格说,该组织并不合法:第一,刘备虽姓刘,且自诩皇室宗亲,但没有被确认,实为一介农民,所以没有守在招兵榜前半路截获政府资源,私自组建"义军"的权力;第二,如果真是皇亲,那就不允许与异姓结拜兄弟,会破坏皇家姓氏的纯正;第三,关羽"造反"在前,张飞鞭笞督邮于后,这些行为在朝政里被称为贼军、草寇的行为,尽管他们帮助过"义军"镇压过农民起义。

而后来刘备还打出了一系列的"漂亮"牌,那就是他先后曾救过孔融、陶谦,但或名或利他总能捞一把。他投靠刘焉,却占了刘焉儿子的地盘;投靠卢植,卢植有难他不敢援手;投靠公孙瓒,在公孙瓒被围时袖手旁观;投靠吕布,却勾结曹操杀了吕布;投靠曹操,却杀了车胄,占了徐州;投靠袁绍,曹、袁大战时他在新野享清福;投靠刘表,却任凭蔡氏夺权。刘备就是这样在投靠和背叛中捞取好处。这样一个人竟然能被称为仁义之君,可见刘备使的手段是多么厉害。

由此看来,乱世就是乱世,政府的合法性都遭到颠覆,哪还有人追究似是而非的擦边球呢?这便是刘备的第一高:有眼光,有胆识,民主开放,因时而动。但尽管他大造声势搞结义,还是只在民间有些影响,上流社会没人理睬,比如袁绍等诸侯就都不认识他。他便来了个第二高:主动求发展。与伯乐识千里马相反,他是千里马找伯乐,很快便瞅准了一个可能赏识"三驾马车"的人--曹操。曹操作为最具夺天下志向和才华的人,当然对仁、义、勇的真功夫求之不得。他正好与刘家人相反,重实不重名。于是刘备就若即若离地总在曹操跟前露才。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以史为鉴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