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片大大的树叶,既是蚂蚁们的负重,也是它们希望的风帆。 “蚁族” 指老家在外地、留在大城市发展的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他们和蚂蚁有类似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北大博士后、青年学者廉思经过2年社会调查后提出,“蚁族”已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在近两周的采访中,记者认识了十余位“津蚁”,他们年轻、乐观、渺小、坚强…… 他们的脸谱逐渐汇聚成一个人——尽管渺小如微尘,却骄傲不服输;对啃老倚老一族显得不屑,毕业后几乎都没有再向家里要过钱,更没指望过靠别人的施舍度日;他们为了将来能过得更好甚至福荫后代,而坚毅隐忍地在城市扎下根须…… “蚁族”特征 ▲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 ▲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 ▲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聚居村”。 毕业后的冬天屋里没有暖气 23岁的高奇来自河南省,天津某高校法学专业毕业,他曾经是学院学生会主席。今年大学毕业,在屡次遭遇求职不顺后,他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在一家证券公司任业务员,“其实就是拉客户到公司入伙买股票。什么都得从头学起。”他的口气里带着些自嘲的意味。 在王顶堤某小区两室一厅的屋子里,5个大男生蜗居在不足40平方米的空间里,空气里充溢着待洗衣物、烟草夹杂汗液的混合味道。 高奇告诉记者,这儿交通比较方便,坐公交车就可以到单位,附近小区里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刚毕业或才工作几年的年轻人。“现在房租五个人分摊下来,每个人只要不到300元,这样子是可以活下去的。” 津城的寒冬,高奇的屋子里没有暖气,冷得让人缩成一团,高奇说停暖气是几个哥们儿商量后的决定,大家身体都好,白天都在单位或者外面,晚上冷,大不了提前钻被窝多盖几床被。 公司最初许诺每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但是高奇现在每个月拿到手的只有800元。“这份工作先好好干着吧,毕竟要经常和人打交道,可以积累人脉和经验,很锻炼人。”高奇庆幸自己家没有负担,他说有些农村来的哥们儿每月还要往家寄钱,那是最苦的。 高奇虽然现在放弃了考研而是选择工作,但他始终相信,学法律的人今后一定有出路,“因为奥巴马都是学法律的,这在未来发达的中国是个趋势。” 看好滨海新区“我没想过回去” 女孩小丁在津城打拼已经两年多了,“我觉得我再熬一段时间就能熬出来了,等再积攒一些钱我就尝试自己创业,这种生活不会是一辈子的。” 小丁说,“刚开始的时候是最艰难的,过年的时候因为刚毕业手头的钱少得可怜,咬牙和父母说公司加班没有回去。”她憧憬着未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把父母接到天津来过年。 当记者问她有没有心仪的对象时,今年26岁的小丁沉默了。“大学时曾经有过一个对象,但是毕业后他去山东工作了。之后就一直一个人。每次听见妈妈问我终身大事那欲言又止的口气,我就说,等把这阵子工作忙完,就考虑这个问题。” “妈妈总在电话里念叨,回家吧,回家哪用受这么多苦,何必一定要留在天津?” 小丁一直特别强调,如果她现在算“蚁族”,那么她也不是因贪慕大城市的繁华而选择艰难地留下,“去基层去农村工作都是没错的,但滨海新区的国家开发战略让我看到希望,上世纪八九十二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赶上了建设深圳特区,世纪之交毕业的人赶上了浦东开发,我们毕业时赶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滨海新区应该会成为下一个深圳、浦东,这里充满机遇和挑战,现在做‘蚁族’,是为了将来抢占先机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这个坚强的女孩子说:“我没想过要回去,我就是想证明我自己,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生活下去。” 姚村等低价区初现“聚居村” 记者了解到,本市尚没有“蚁族”人数的确切统计,但毕业生租房往往有三个比较聚集的地区。 首先是学校附近。因为学校附近配套比较完备,学生在这里生活了四年比较熟悉。但市中心高校附近的租金一般比较昂贵,如天大、南大校内的西南村、四季村等独单的租金基本在1000元到1500元左右。此外,工大、商大等校周边的民房也是毕业生们租房的首选。西青第三高教区附近的姚村等因低廉的租房价格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已初具聚居村规模。 其次是靠近工作地点的区域,像华苑、王顶堤等地,周边多是白领工作的聚集区。 另一些人则选择在城郊结合部居住,相对于市中心,这里的租金较低,并且有些区域交通便利,如北辰区地铁沿线、西青区的中北镇板块等。 搜房网所做的一项“天津市大学毕业生租房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租房形式大多采取“与人合租”,接受的租房价格在“300元~500元之间”。 在采访中,在华苑有一套房子的郭阿姨告诉记者:“其实我很愿意租给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有时候我去看房子,会乱糟糟,但是起码安全什么的我们都很放心,他们也很懂礼貌,从不拖欠房租。” 记者同时了解到,靠“蚁族”牟利的房屋中介也不在少数。他们大多以低价先租下房子,再转租给“蚁族”,而这些合租屋大多面积狭小、租金低廉、卫生条件非常差。 户籍限制发展住房没有保障
|
大城市涌现大量“蚁族”,“津蚁”为希望奋斗
作者:记者邵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