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平米长沙"蚁巢"月租350元,蚁族心理健康有斗志

作者:未知来源:三湘都市报 2009-12-10

在都市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但主要从事保险推销、广告营销等相对低端的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他们大多属于“80后”一代,居住在面积狭小、租金低廉、卫生条件差的出租屋。

他们被称为“蚁族”,如今他们住的地方被叫成“蚁巢”,这也是电视剧《蜗居》的长沙版。

8平方米“蚁巢”没有窗户

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后门附近的安置小区内,有许许多多的“蚁巢”。这样的“蚁巢”大部分由居民住房改造而来,来自湖南湘乡的张羽亮就是住在“蚁巢”中的一员。

“我毕业一年了,先后在广州、上海找过工作,后来还是回到了长沙,目前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22岁的张羽亮用一句话概括了毕业一年来的工作经历。

12月5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张羽亮住的地方,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房两厅房子,被房主用木板隔成了8个房间,没有厨房,只留下一个厕所公用。张羽亮的“巢”就位于原来的客厅,这个只有8平方米的房间没有窗户,阴暗的房间内只有一张床和一台电视机。

“但这里一个月只要350元,还包括水电费,这比其它的地方低多了。”张羽亮告诉记者,在这住的大部分和他一样刚毕业的学生,大家都没什么钱。

长沙“蚁巢”靠近写字楼

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蚁族”住在城郊接合部不同,长沙的“蚁族”大部分主要聚居在高校和写字楼附近。

12月6日上午,记者以看房者的身份来到长沙晚报大厦后面的小区,跟着房东在小区里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四层高的楼房。四十多岁的杨姓女房主说,这栋房子除了二楼是她自己住外,其它的全部用来出租,大部分租房的是出租给刚上班的大学生,或者暂时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求职者。

“我是本着给求职者提供最大便利来做这个生意,所以房租并不贵。”杨老板称,房子靠近写字楼,而且交通便利,离火车站也不远。“如果租市中心的房子,少不了一两千元,对于刚工作的人来说根本承受不起。”

拎包就可入住,“蚁巢”也很方便

“别看我们这地方小,但是很方便。”12月5日晚上7点,记者来到步行街四喜馄饨楼上的出租屋内,屋主蒋辉告诉记者,他这可以做到“拎包入住”。

“考虑到求职的人不可能带着被子到处跑,我们不仅提供基本的家具床、柜子之外,还提供被褥。”蒋辉说,此外,他这还可以帮订外卖。记者发现,这里其实更像是一家宾馆:前台有“服务员”,狭长而曲折的过道两旁是一间间“客房”,门上还标有号码。大厅里还放着几个热水瓶和一台纯净水机,墙上挂着一个小黑板,上面写有外卖的电话和菜谱。一台微波炉放在前台上。

“我这住过许多的求职者。”蒋辉说,现在有很多人找到好的工作搬走了,也有的直到买了新房才搬走,“一批批的,没断过,这里就像他们的一个阶段”。

采访手记:富有斗志的“蚁族”

如果说电视剧《蜗居》表现出的是买不起房子的无奈,那么“蚁族”所面临的现实显然更为直接,事业和金钱的双重茫然让他们过的异常艰难。在采访前,记者曾认为这些年轻人会因为他们的生存状态,而对社会产生不良心理。接触之后记者发现,他们中多数人心理很健康,而且富有斗志。

“蚁族”一词的发明者、北大博士后廉思说,“蚁族”其实是“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一个形象的代名词。它不仅使一群人惊觉“原来我就是蚁族”,也使一群人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群蚁族”,更让一群人回想起自己那段或多或少也与“蚁族”挂过钩的日子,那些每个人不可复制、又不免雷同的奋斗的青春。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励志故事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