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兵之计

作者:编辑整理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7-27

【注音】huǎn bīng zhī jì

【典故】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

【解释】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权宜之计

【反义词】速战速决、兵贵神速

【押韵词】偶变投隙、面墙而立、名誉扫地、临难不避、削木为吏、一举两利、意虑乖僻、费心劳力、另眼看戏、贪名图利、......

【年代】古代

【灯谜】暂停

【歇后语】诸葛亮弹琴

【英文】stallingtactics

【德语】Verschleppungstaktik<Hinhalte,Verzǒgerungsmanǒver>

【法文】stratagèmepourretarderl'ennemi<moyendilatoire>

【俄文】планнавыигрышвоврéмени

【成语典故】三国时期,孔明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蜀军消灭了魏军大将郭淮、孙礼,占领了武都、阳平。张郃、戴陵等率军前去救援,被孔明打败。双方对峙了半月。孔明见司马懿不敢出战,用撤军的缓兵之计,诱使司马懿驱兵追赶,司马懿中计大败

【成语举例】话大决意要杀陶三,监生恐闹出事来,原为缓兵之计。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十二回

【成语造举】

◎ 我认为热闹这时是想先回部队,以后再设法的缓兵之计。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