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领”分的社会轨迹

作者:扈明来源:时尚休闲周刊 2010-03-21

这几年人们开始以“领子”的颜色来划分职业,而“领子”的颜色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白色,出现了粉领、蓝领、灰领、金领……社会转型以及科技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大量新兴的职业群体脱颖而出,不同颜色的“领子”组成了缤纷的职场。而无论“领子”什么颜色,人们每天都在各自不同的世界里为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追求打拼。没必要对号入座,但时而给自己一个定位,也许会因此而改变方向……

彩领时代

最早诞生的“白领”一词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英文white collar的意译,指非体力劳动者,如公务员、教师、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和“白领”相对的是“蓝领”,始见于20世纪40年代,指的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干活时经常穿蓝色工作服,因而得名。以衣着的颜色特征来指称人,既形象又富有新意,很快被大家所接受。

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粉领(pinkcollar)”一词,因为传统上粉红色代表女性,“粉领”指的是从事教育、护理、秘书、售货等服务性行业的妇女。

和“粉领”同时代诞生的还有“灰领(graycollar)”一词,源于美国。“灰领”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指负责维修电器、上下水道、机械等的技术工人,他们多穿灰色制服工作。泛化开来,指有知识又能付诸实践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又一个新兴的群体产生了,那就是“金领”。“金领”一般指一些高层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凭借自己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能力获得远远超出一般“白领”的收入,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相当的高。“金领”的“金”寓意尊贵和富裕。

此外,还有“靓领”、“绿领”、“油领”和“黑领”,姑且统一在“彩领”这个词下面吧。所谓“彩”者,盖指颜色的多变、成分的丰富,用在这里更在于职业表现形式的五花八门,无关收入,不涉成败。

另外,在各“领”之后,总有一部分难以划入这领那领的。所以暂且以“无领”一词来涵盖他们吧。

人们总是喜欢以各种形式来划分社会中的不同人群。这种做法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使得很多人生来就被刻上不同的标签。

今天,虽然富裕起来的人们也在追求贵族化的生活,但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几乎不存在,人们则更多通过生活方式和职业特征来区分不同人群。而中产、小资、波波族,还有丁克、播客、LOMO族、SOHO族等等名称不一而足。人以“领”分,只是其中的一种分法。每种分法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中不合理,甚至偏见、歧视,但我们可从划分方式的演变中清晰地看出社会发展的脉络。至少,我们已经淡化了民族、种族、阶级、等级,而在逐渐细化的社会分工中,领子符号更多传递出的是和谐之音。

金领累并快乐着

拥有“金领”这个称谓,不仅让人羡慕,也令人敬畏。这一称呼是社会对这些人的知识结构、公关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管理经营能力、社会关系资源等综合素质的认可。

金领是高收入阶层的一支主要队伍,一般年薪都在30万元以上。金领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IT领域及传媒、通讯、金融、法律、贸易等行业。金领不一定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一定拥有重要的技术和经营权,同时直接掌握着“白领”们的使用权。

族群特征:金领是不折不扣的城市精英,有十足的事业成就感和生活素质上的优越感。一流的工作环境、从头到脚的顶级名牌、自信内敛的笑容、一秒钟一步的匀速步伐是他们的普遍特征。

在生活中他们“累并快乐着”。据调查,金领们工作繁重,甚至出现透支生命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高级商务人士的重视。请看一组令人遗憾而惊心的名单:王均瑶,38岁,均瑶集团的创始人,前董事长;汤君年,56岁,汤臣集团地产巨子;杨迈,54岁,立信中国前总裁;胡凯,52岁,大中电器公司前总经理;彭作义,56岁,青岛啤酒前总裁……这些曾经领导公司蓬勃向上的领军人物,都因积劳成疾,壮年早逝。超负荷、大压力的工作,敲响了金领们健康的警钟。

粉领在家行天下

以女性为主的自由职业者,是在家里上班的SOHO族。可以说,资讯产业和电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了粉领丽人的涌现。她们的出现使就业方式更丰富化、乐趣化和个性化了。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开始厌烦公司里那些死板的规章制度,渴望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们热爱自由、强调个性,于是,纷纷选择了做粉领丽人。粉领丽人把工作带进家庭,在尽着妻职母责的同时,还可以做到事业蒸蒸日上。据调查,粉领丽人的收入平均赶上或超过白领阶层,不少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族群特征:粉领们不用早起,不需像白领那般朝九晚五;她们不用看上司的脸色,不需观察同事的反应,怡然自得;她们不用像白领那样着套装、化淡妆,可以穿着睡袍或内衣在房间里穿行,甚至可以脸上敷着面膜上网搜寻信息,收发邮件。除了SOHO族外,粉领还包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寻求个人价值、有消费激情、有勇气、自信而平淡从容的现代女性。

粉领们虽然生活得无拘无束,但她们是自由职业者,没有坚强的后盾作为支撑;她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挣钱,没有公费医疗、养老金、退休金、公积金等“公家福利”,一旦没有了资金来源,生活便失去了保障;她们都是以家为圆点,以个体的形式“接单”或“待召”(应约办公),一旦遇到纠纷便显得势单力薄。粉领们学习新知识丝毫不敢懈怠,她们知道,一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落了伍,不谈“悠哉悠哉”,就连一日三餐都难维持。不懈地学习知识,不断的更新技能,粉领们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

白领小资而舒适

白领和小资是相对应的两个词,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高工作强度、谈吐优雅、举止得体、信息丰富、兴趣广泛的白领们是小资生活的领跑人,白领一族以特有的优雅和舒适生活引领着生活的时尚。

族群特征:目前,白领职业阶层的主体是25岁到40岁之间的人群,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定型于改革开放以后。对这些白领来说,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同等重要。

白领有着很强的紧迫感和压力,他们担心会被老板炒鱿鱼,担心自己负责的业务没有进展,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担心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由于精力和知识的长期透支,白领的充电意识非常强,90%的被访者认同终身学习的观念。由于拼命工作,白领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在接受体检的12万名体检者中,有85%属于白领阶层,他们中89%的人被查出有异常项目,其中亚健康状态占69.5%,高血脂占27.89%,脂肪肝占26.61%,高血压占14.47%,而且上述疾病主要分布在35-50岁这一年龄组。

蓝领握好金刚钻

“蓝领”主要指产业工人,他们靠支付自己的体力来获取报酬。蓝领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具有一定的组织化水平。技术工人、推销员与售货员、出租车司机与物流运输工人、保安公司中的保安人员、具有高标准卫生条件约束下的厨艺人员、具备现代农技知识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农民等等,也都属于现代蓝领。

族群特征:目前我国的蓝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城市普通工人,二是进城的农民工。正因为蓝领的需求量大增,全国大范围的出现了“民工荒”。现在河北与京津搭边的很多市县,有些技工学校人满为患,不得不抓紧盖更多的教室、宿舍和食堂,而即便如此,他们所培养的高级技工,也就是未来的蓝领,仍然是未等毕业就被签约怠尽。现代化建设还有太多的岗位等着他们。

传统意义上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们如今需要更多的脑力劳动支出。一项针对蓝领的调查显示:近50%的蓝领具有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蓝领收入为中等,42%的蓝领个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

灰领复合型人才

灰领原指负责维修电器、机械的技术工人,因穿灰色制服而得名。灰领职业主要集中在两大行业:一是IT行业,二是设计行业。现在通常所指的灰领,是指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族群特征:灰领包括电子商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网页设计与制作员、数码影像技术人员、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员、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员、室内装饰设计员、首饰设计员、印前制作人员都属灰领,灰领的典型特征是动脑与动手兼备。“灰领”是一种新型的人才,是一个有独立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他们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飞行员、外科医生、记者都属灰领,他具有蓝领和白领的双重优势。

银领最新族代

他们从事一些时髦的工作,而工作则是他们一种可以享受的状态。他们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不再是去实现什么,而是去享受什么。他们没有蓝领的生活压力、不懂白领的办公室哲学、也没有金领称雄一方的财富与权力、但是比粉领更热烈地享受生活——我们把他们归纳为银领。自由、独立、时尚是银领的生活信念。享受更轻松、更自由、更新鲜的过程,是他们生活的意义。

族群特征:作为新潮一族,银领们更轻松、更自由、更新鲜享受工作与生活。他们怎么自由怎么来,怎么简单怎么穿,两个字:个性。他们的职业或者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他们对时尚敏锐,走在时尚的最前端,善于接受最前沿的信息。你刚在哪本杂志上看到的天桥表演照片,指不定抬脚走出家门就能看见一银领穿着同样的款式迤逦而行,连脸上化的妆也和杂志上的一模一样。

“彩领”化生存

相对于传统职业论述关于金领、白领、蓝领的划分,“彩领”者其意更多的并不在于阶层的划分,而在于职业表现形式的五花八门,无关收入,不涉成败,五颜六色的个性构成了群体的无限丰富性,群体的丰富折射出社会的多元。

厨师、美食家、职业操盘手、杀价手、游走在演艺圈边缘的俊男美女……诸如此类在此归类为“油领”、“黑领”、“绿领”、“靓领”。

■靓领

无论是幕前还是幕后的“靓领”,都与娱乐圈有关,而这个圈子的一条规则,就是收入都比其他行业要保密得多。至于幕后做老板的,收入如何就更难坦白。

钱钟书将婚姻比喻成围城,里面的人想冲进去,外面的人想冲出来。而“靓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

■绿领

从“自虐”、“暴走”到“户外”、“驴友”,短短几年他们已被广泛熟知,参加者如滚雪球般地增加,也让一家家户外用品专卖店、俱乐部火爆起来。有经济学家断言:广州的户外运动经济逐渐成型。而依仗户外运动成长起来的“绿领”呢?开店的、开俱乐部的、开拓展公司的、网上的、网下的,带点“绿”、沾点“野”的行业方兴未艾。

■油领

相对于白领、蓝领,整天与油烟打交道的厨师被冠以“油领”的称谓,特殊的工作环境使他们长期被列入幕后工作者的行列。尽管如今厨师身价节节高,他们只有“跳槽”的可能而无“下岗”的担忧,但不受社会重视的现状使他们觉得很心酸。“油领”除了各种各样的“伙头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品尝”美食家也应归类“油领一族”。

■黑领

我们大胆下一个不太严肃的定义,姑且把这么一群人称之为“黑领”:他们是利用了某些制度暂存的缺陷而在打擦边球的群体,比如来不及走近的警方线人、医托房托、职业杀价人、私家侦探等等。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却多少代表着与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另一拨人的生存状态。他们选择了与多数人有些不一样的生存道路,偶然闯入了另一个生存空间。

人以“领”分,这恐怕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分工形式。当工人的吃蓝领饭,做白领的领白领饷,是金领的捧金领的金元宝,各“领”风骚。这里要提醒的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各“领”只不过是“角色”不同、分工不同罢了,谁都不可缺少的。过去说“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现在同样是,这“领”与那“领”,少了哪“领”都不行。无论是什么颜色的领,只要是遵纪守法,靠双手吃饭,都是劳动人民,都应该感到光荣。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