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你该准备什么?

作者:佚名来源:八小时以外 2010-03-17

在经过了16年的刻苦读书和父母20多年的养育后,这一个秋天,第一次,你将踏上展示才华的职业旅程。作为职场中的一名新人,你不乏年轻人跃跃欲试的激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场,是精彩人生真正的开端;内心也难免会有忐忑:与以往天之骄子般的学生生涯截然不同,你将在这里生存、成长和奉献,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直达输赢。

李开复博士说:“如果能有过来人帮他们指路,让他们能走得更踏实、更精确一些,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更上一层楼的最大动力。”“在年轻人看来,发生在成功者身边的故事最值得学习和品味,最容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我们撷取了一些故事、生活中的场景、状态和学者的思考、分析等,搜索出对初入职场这一时期非常有帮助的9个关键词语:积极主动、准确定位、自律尊重、拒绝冲动、改掉偏见、锲而不舍、善于积累、关注细节、注重能力,这些词语中所包含的能力和素养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中人不可或缺的,希冀能够帮助年轻的你了解在这一时期怎样正确前行。

祝你成功!

积极主动

流行于中资和外资企业中的一封信

的员工:

我们之所以聘用你,是因为你能满足我们一些紧迫的需求。如果没有你也能顺利满足要求,我们就不必费这个劲了。但是,我们深信需要有一个拥有你那样的技能和经验的人,并且认为你正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最佳人选。于是,我们给了你这个职位,而你欣然接受了。谢谢!

在你任职期间,你会被要求做许多事情:一般性的职责,特别的任务,团队和个人项目。你会有很多机会超越他人,显示你的优秀,并向我们证明当初聘用你的决定是多么明智。

然而,有一项最重要的职责,或许你的上司永远都会对你秘而不宣,但你在任职期间要始终牢牢地记在心里,那就是企业对你的终极期望:永远做非常需要做的事,而不必等待别人要求你去做。

是的,我们是聘你来工作的,但更重要的是,聘你来为了公司的最大利益而随时随地思考、运用你的判断力并采取行动的。

如果此后再也没有人向你提及这个原则,千万别误以为这是因为它不再重要了或者我们改变了看法。我们有可能是在处理繁忙的日常业务、在应对没有止境的操作变化、在种种争分夺秒的活动中抽不出身来。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实践,或许会让你觉得这个原则已不再适用了。但是,不要被这种表象所蒙蔽。

一刻都不要忘记企业对你的终极期望。在你和我们的雇佣关系存续期间,让它始终伴随你左右,成为你积极主动工作的一盏指路明灯,时时刻刻鞭策着你思考和行动。

只要你是我们的员工,你就拥有我们的许可:为我们共同的最佳利益而积极主动地行动。

在任何时候,如果你感觉到我们没有做对事情——没有做对我们大家都有益的事情——请明白地说出来。你拥有我们的许可:有权在必要的时候直言不讳陈述己见,提出你的建议,或是质疑某项行动或决定。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定会认同你的看法,或是必然改变我们现有的做法;但是,我们将始终乐于倾听,在你看来什么将有助于更好地达成我们所追求的成效和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一种自助助人的成功经验。

如果你想寻求对既有工作程序的改变,你必须先努力了解既有的工作流程是如何运作的(及其原因),先努力尝试着在既有的体系下开展工作,但如果你觉得这些体系需要改变,那就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们。

对于这封信所表达的主题,欢迎你随时和我以及公司中的其他成员展开讨论,或许我们都将因此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终极期望。

又及:

像其他许多很好的建议一样,终极期望也是简单不过的常识。但是,不要把听起来简单,等同于做起来简单。请将这一原则铭记在心,并有效地贯彻到你的工作情境中。一旦你明白了终极期望,你就必须在每日的工作中加以实践。再也没有比接受这个挑战对你获得工作、事业以及人生的成功更至关重要的了。

准确定位

一堂“定位课”

我16年前投资8000美元,上了《定位》的发明人赖兹的一堂课,使我受益终生,回报远远超过了这堂课程的投资。赖兹说:"任何产品和公司,必须先定好位后再定机制和策略。定位——就是给顾客的感觉和印象。"

很多人之所以会失败,就因为把自己定位错了;很多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把自己定位对了。

举个例子:在上一届《赢在中国》的一场商业实战淘汰赛中,红蓝两队的任春雷和陈洁两人都不满意各自队长的决策,脸部表情非常难看,他俩分头采取了当面顶撞队长的行为,对队长的指令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两位好争执及不愿与领导合作的“感觉和印象”,一般同事看到,也许还被看成是“英雄”,若换成是投资者或是裁判看到,则会形成“不好领导”的“感觉与印象”,他俩还会收到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吗?身为风险投资家的徐新说:我打分是对于人进行一个综合的判断。因为留下的人是我们要投的企业家,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我们只能选择企业家,选择三个最综合的指标——第一是“判断能力”,看他对人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第二是带队伍的能力;第三是人品……

企业家的“领导力”不只要会当上级,也要会当下级,而下级的“定位”,就是要给人一种善于听从上级指令的“感觉与印象”,否则就犯了企业管理中的大忌,在企业中迟早会受到处罚的。只不过《赢在中国》的游戏规则是只淘汰输的一队中的一个人,蓝队输了,陈洁自然首先被淘汰出局;红队赢了,任春雷也就被留了下来。这就是现实的生活,赢的时候、胜利的时候,人有点儿小毛病,为人有点儿欠缺,不善于为人处世,大家都可以容忍。而一旦输了,一旦遇到危机,一旦需要裁员了,首先出局的人,并不是那些技术不够或者效率不高的员工,首先被淘汰的人,一定是平时让人感觉很难合作的人,印象不够忠诚的人。

所以,赖兹大师说:“你的输赢,决定在人心。”

自律尊重

大学生应聘:败在细节

一则名为《一个老师的自责、道歉与思考》的帖子在一所重点高校的校园BBS上引起不小反响,不少学生感觉“阅罢此帖,收获颇深”,并建议“在全站置顶推荐”。这位任教10多年的老师说,写这则帖子,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他感觉到有责任与学生谈谈一位为人师者的心里话,有责任为学生的未来多提供一些良言。

“去上课,已经很给老师面子了”

“不仅是上课说话、打手机、吃东西、发短信。”《自责》帖发出后,引发了不少师生的共鸣,大家纷纷站出来痛陈校园中一些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如:迟到,逃课,考试作弊,打饭加塞,如厕不冲,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到处信手涂鸦,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把门关得嘭嘭直响,在禁烟的地方肆无忌惮地抽烟……

“我曾经去看一位老师给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上形体课,那些学生的散漫与不认真,甚至目无尊长,让我从不悦到气愤到无法忍受,终于批评了那些学生。我想学生们一定很反感,他们的理由是:我们来上课,已经很给老师面子了,上古代汉语课的时候只有9个人!”某大学的一位老师心痛地说。

无独有偶,某校的一名学生考试作弊被抓,尽管考前他还信誓旦旦地签过“诚信考试协议”,但此刻,他却“很正经”地对抓他的老师说:“你毁了我一辈子。”

文明程度较低,直接影响用人单位打分

“以上现象可以说是在很多学校发生的共性问题,反映出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的文明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如不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貌,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缺乏自律,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公德意识,不讲诚信,缺少反思精神等。”吉林省某大学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不全在大学生,但现实一点儿讲,如果这部分学生不注意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的确会影响其就业的成败,“不仅是注定会被‘请出去’,也许压根儿就‘进不去’”。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