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下第一难?在西方国家是就业问题。这不,法国政府就那么捅一下“就业问题”,没想到捅的是马蜂窝!
法国政府早些时候提出了新的劳工法案———“首次雇用合同”,结果半个月之内就已引发4次全国性的示威活动,工会组织还威胁举行全国大罢工。
本来,“新法案”主要是针对青年人而且还是“受益者”,可是大学生偏不领情首先反对,没多久,中学生和工人也走上街头,他们却认为“新法案”损害劳动者利益。
“新法案”规定,企业在与青年人签订雇用合同的最初两年,可以随时将其解雇而无需说明原因,政府的初衷是给中小企业松绑,鼓励企业多招工,促进青年就业。但是,青年人以至整个社会舆论却认为雇主的权力过大,反而不利于就业———同样的问题,理解的差异怎么就这么大呢?
回到“天下第一难”,西方国家长期推行高福利政策,现在发现原有体制是“养懒人的体制”———企业不堪财政重负而举步维艰,限制解雇员工的劳工制度过于严格,民众则有活干“揸”“奔驰”,被“炒鱿”也有“宝马”开,有没有工作一个样。
现在,许多西方国家都想“维新”,但是“由奢入俭难”,谁也不敢轻易“紧缩”老百姓既得的好处,否则引火烧身,丢掉选票,丢掉执政位置。
这样看来,“新法案”也没错,但联系到法国青年人失业率高达25%的社会背景,要解决就业问题,除了文本的科学,还要看时机和手段,有时过程的选择也很重要。
点击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