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我该换工作吗?

作者:李莹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0-03-17

从“十一”开始报了英语提高班之后贾晓菁才发现,重新拣起扔了近十年的英语原来是那样艰难,她这样形容重新面对这些蚂蚁一样的字母时的无奈:“当单词噼哩啪啦往下掉,而找不到合适的语法、合适的主谓宾将它们连在一起时,那可真是件痛苦的事!”

之所以顶着这份艰难补习英语,是因为贾晓菁如今面临人生的又一个台阶,提高英语水平只是她为迈上新台阶垫的第一块砖头。其实更确切的说,早在去年她就已经清晰的看到这个台阶了:作为万客隆中国总部的招聘经理,她发现自己的事业发展进入了瓶颈,如果继续做招聘工作,职位和薪酬都很难再有大幅度的提高了,而突破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在自己公司内部转换模块,从招聘转移到培训、薪酬模块;一个是到别的公司做除招聘外的其他模块,从而拓展业务范围。

于是在去年的年终总结中,为了让领导足够重视,她只向公司提了一件事情:在内部变换工作,要求去接触其他几个自己不熟悉的业务模块,但没有获得批准。眼瞅今年又到年底,又到该提交年终总结的时候了,她打算继续递交这份申请,不过自己感觉希望还不是很大。“现在我已经陷入了大公司的用人制度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矛盾中了。公司需要使用你已有的经验,而你需要掌握新技能,学习新业务,拓宽工作范围,重新学习,提高自己。”

贾晓菁说,以往每到年末岁尾,都只是想想下一年该做什么了,而现在因为应了这样的采访,才认真回过头去看看自己十年的职业发展,发现原来是一步一个台阶。

1995年当同学都为找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贾晓菁毫不操心的进了父母为她安排好的中国银行工作。随后在中行呆的四年里,做过多个岗位,而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整天忙于代表单位参加各种演讲、知识竞赛。她记得那时一年里她甚至有4个月的时间是在外参加各种培训和比赛,当时有个同事好心的对她说:“贾晓菁,你的性格和职业有差距,这个工作也许并不是很适合你。”她听了还老大的不高兴,心想:“我经常参加各种比赛,都能得奖,你凭什么说我不适合啊!”

不过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也很失落,“总觉得自己能干点什么,但就是没事情干。”

机会真正来的时候是1998年,华夏银行在一地方城市组建分公司,贾晓菁和另一名老员工前去应聘,在被录用后,几乎就要收拾行囊出发的时候,男朋友的一句话却让她彻底动摇了,他说:“如果你去了,从此以后就开始漂泊了。”这一台阶没迈,机会的丧失,一直让她隐隐的遗憾。

2000年,她从中行出来,进了建设银行,三年的工作里,虽然两次被评为先进,但琐碎的工作,一直没让她找到事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2003年2月,跟建行的合同期满后,她瞒着父母没有续签合同,决定退出金融系统。并很快进入了一家私人企业开始了人力资源工作。这是她职业生涯里最大的一次跨越。

新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顺利,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压力大到很多的周末自己躲在家里默默流泪。加之公司政治复杂,在那家公司简短的工作过程并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

人生又需要迈台阶了。半年后她到了一家制造业的国企继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在这家企业,从收入上来说,她的薪酬比原来低了很多,但让她倍感珍惜的就是这段时间,认为是自己人生中收获最大的一个阶段。她遇到了一个愿意对她言传身教的好上司,“他不是给了你多少钱,而是给了你以后挣钱的本事。”她总结自己的收获说。

这期间她要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但当时家里正有房贷的压力,连这个费用也拿不出来。究竟报名还是不报呢?晚上她与老公愁得在院子里来回的走,最后老公下决心的问她说:“如果你是真的想学点东西的话,借钱我也要让你去学,如果你只是看人家去学你也学,混个本的话,咱就算了。”

那次扎扎实实的学习经历,让她至今都受益匪浅。

不过由于房贷的压力,她需要更高的收入,最终还是离开了这家国企,先去了一家法律行业的一家公司所做招聘,接着于2016年4月进了万客隆。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