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把孩子哄睡后,妻蹑手蹑脚地来到书房,提出要和我好好谈谈:“不是我逼你啊,我知道你喜欢写点儿东西,但这只能是作为业余爱好,可不能当成主业呀。爱好的前提是要有稳定的生活,你在家都歇了一个星期了,还是得找份儿正经的工作才成呀。”
妻低声细语地说着,看到她脑顶上的一绺白发,还有眼角额头又加深了的皱纹,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可不,摆弄个孩子就够她累的了,偏偏我又丢了饭碗,还整天一副开开心心不着急的样子,她心里能不上火吗?
张了张嘴,有些话终于还是没说出口。其实,我也不是没心没肺的懒人,要说不顾这个家可真是委屈,可想想妻的压力本就够大了,在她面前不演戏又能怎样呢?
我知道最好的解释是行动,实际上离职后我一天也没闲着。精心准备了一份简历,到网上一通搜索,中华英才网、北京招聘网、北京人才网……相关网站全部拿下。的确,网上提供的职位够多的,可再看看详细的职位描述和岗位要求,对照自己的那点儿真本事,很多的就只能打退堂鼓了。
对我而言最要命的是年龄,各职位大多要求35岁以下,可我马上就要进入39岁了,光这一条就几乎把路全堵死了。不限或放宽年龄限制的职位凤毛麟角,招的不是从事简单劳动的办事员,就是管理层的高级人才。前者自然不肯去,好歹也是个硕士,总不能和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子一样让人当苦力使吧。后者咱又去不了,什么市场总监、财务总管、联盟事业总监,别说干过,有的听都没听说过。即便一时蒙混过关能进去,估计干不了几天就得露馅,资本家谁白养活人呀?与其将来被炒鱿鱼,还不如在家呆着呢,至少不出洋相啊。
除了年龄这个最大的劣势,其他的条条也不少呢。按我学的建筑专业,很多要求有现场管理经验,可我在机关里坐了16年,整天就是和公文打交道,即便到现场也有其他职能部门陪同,如今要亲自上阵,没几把刷子怎么敢去呀;有的要求能够适应长期出差,可我的宝贝儿子才一岁多点儿,人到中年还弄个妻离子散太不值得;有的讲明工作是全英文环境,我的英语倒是六级,可那还是1992年的事儿呢,哑巴英语也都差不多忘光了,更别提开口交流了;还有要求有驾照的,原来每天坐单位的车非常方便,从来就没想过学车,现在反而也成了短项。
人贵有自知之明,简历还没发就知趣先把自己刷下来了。看来下海去公司的想法只能先搁置一旁,于是考虑再进其他政府机关,那可就更难了。为什么,还是不具备前提条件呀。
无庸讳言,进机关的前提是要有关系。自己过去倒也接触过不少单位和部门,可大多是外地的,在北京的就很少了。即便有那么几个,当时彼此之间也都是公事公办,并没有刻意建立起任何个人友谊,如今你想靠上去,人家凭什么对你这个“临时抱佛脚”的人施以援手呢?
没有直接的关系那就只好托人,可托人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需要钱。请客吃饭是小事,现在人们生活条件都好了,谁稀罕赴你的饭局呀!送礼更是大学问了,以前虽没有亲身演练过,却是听过不少的。送什么、送多少、怎么送,全都得细细掂量,出不得半点儿差错,否则不仅可能没有效果,没准儿还适得其反呢。现在落在自己头上,怎么想都觉得没谱。况且,花血本买完房后,手上也没剩多少活钱了。
唉,离职时义无反顾,一副男子汉大丈夫的样子,真正重新开始谋生,才发现这一个个“前提”全都成了问题,甚至是横亘在前行路上的座座大山。没有前提,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话,真是举步维艰呀。后悔这么多年的随波逐流,以往还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现在才发现实际是个吊在空中的半拉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