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赶完硕士毕业论文,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坐到已被冷落了一个多月的电视机前。
我拿着遥控器不停地翻着频道,忽然发现一档名为“我最棒”的益智娱乐类节目很有意思,这个节目采用现场招聘的形式,电视台通过与著名企业联手,推出一个重要的岗位,供参加节目者竞争上岗。电视台从报名参加竞聘的选手中遴选出三名佼佼者到电
视演播厅,现场接受招聘方的考核,招聘方将对竞聘者的表现逐一点评并选出最后的优胜者,当场与之签订聘用合同。
我即将研究生毕业,正面临就业问题,所以这档节目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要是自己也能参加这样的竞赛该多好啊,凭我的实力,一定会有上佳表现的。
正想入非非呢,主持人宣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下期节目,我们将为日本东芝公司驻上海分公司招聘一名董事会高级秘书,应聘者的条件一是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二是精通日语和英语。”
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这个职位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嘛!第二天一早,我就自信地跑去报了名。
半个月后,我顺利获得了浙江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与此同时,在“我最棒”节目的初选中我也是一路闯过了三关,顺利入围参加电视台现场录播的三甲之列。
在即将上电视之前,我暗暗地把自己和另外两位对手的情况做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大家的实力旗鼓相当,谁都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该如何在现场竞聘中脱颖而出呢?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应该在工作经验上下功夫。
回想3年前,我大学本科毕业,正赶上全市招考公务员,我满怀激情前去报名。当时我报考的是某街道办事处秘书一职,第一轮笔试我得心应手,一周后就接到了求职面试通知。之后又是体检,最终我和另一位应试者进入组织考察。这时,大家都说最终的胜者肯定是我了,因为我的笔试成绩是第一名,而我的对手笔试只得了第六名。
然而最终胜出的竟是我的对手。原因是,我的对手大专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已有4年实际工作经验,街道办事处需要的正是一个富有经验、能独当一面的秘书,而我在这方面显然略逊一筹。
所以,这一次我一定要吸取教训,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上节目的那一天终于如期而至。在宽敞的演播厅里,面对着两位目光犀利的考官和坐得满满当当的观众,我充满了信心,我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虽然我和两位对手一样都是刚刚跨出校门的学子,但我却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不是一个什么都得从头学起的新人。就凭这一点,我相信已经可以将两位对手比下去了!
主持人首先请我们每人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我排在第三个。虽然两位对手的自我介绍都非常精彩,但他们都只字未提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如何,想必他们根本就没有参加过工作,哪来的实际经验可谈呢?
轮到我发言了。我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就读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学习英语、日语的过程,然后就开始介绍自己在网络公司、证券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等数家企业工作的经历,并借此谈了自己对企业董事会高级秘书职位的认识和对企业文化及企业管理的理解。
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主持人面带微笑地总结道:“在三号精彩的发言中,第一轮三位选手的自我介绍就结束了,下面请两位考官向选手们提问。”
我不禁有些飘飘然,考官向前面两位选手问了什么问题,我都没往脑子里去。直到轮到我了,我才回过神来。
“三号选手,你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应聘者,对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那么我想问的是,你认为每一个企业是不是都应该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和独特的管理手法?如果你已经接受了一种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你觉得对你在另一家企业里工作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我的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很显然,考官已经将我引进了一个圈套,如果我回答得太肯定,就等于在否定我前面所做的自我介绍。心中一急,口齿也变得不太利索起来。磕磕绊绊地说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形势急转直下,原先人气最高的我,一下子竟失去了大批观众的支持。接下去的比赛,虽然我努力保持着镇定,但对手们表现得也都很出色,结果在第一轮的淘汰中,我就早早地出了局。
考官对我的最后点评是:“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三号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很难得,但这也正是他失败的原因。的确,有很多规模不大的企业都会希望聘用富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这样他们就可以节省一笔培训支出。而我们作为一家著名企业,需要的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而不是一件已经成型的玉雕工艺品。”
唉,没想到,上次没经验是劣势,这次有经验变成了劣势,我不懂,我为何如此惨,两次都没有搭上招聘单位的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