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才出现缺口 哪类人才最抢手?

作者:佚名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0-01-07

对手机行业各类人才来说,今年找工作绝对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从手机行业中跨国厂商与本土厂商在轮番大规模招聘人才的举动中就可以看出。手机厂商不但要经历价格战、产品战,还面临着一场人才战。众多手机公司开出的招聘人才计划,有的甚至一招就是上千人的规模。

从各高校的通信专业、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分配情况来看,手机人才“随行就市”十分看好。

手机人才出现缺口

就像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一样,手机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4月开始,TCL移动公司陆续在国内的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重庆、深圳和美国等地举行现场招聘会,列出了1000多个空缺职位等待应聘,主要集中于手机行业的软硬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工业设计人才,每个职位的招聘规模少则20人,多则200人。新成立手机业务部的华为公司,仅5月就在成都、西安等几个城市举办了5场现场招聘会。与本土厂商相比较,手机行业的跨国公司的揽才行动同样颇具规模。西门子移动从6月起也开始了大规模招聘,仅北京的研发中心就将招聘400名研发工程师。在与波导合作后,西门子的相当一部分新进人才,将用于配合波导的开发需求。

波导人力资源部经理苑江红介绍,在人才招聘渠道上,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平分秋色。今年波导招聘的研究生达200人,本科生300人。在产能拓展方面,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增加。企业为了加大研发力度,手机更新换代很快,以前技术基本控制在海外,但如今已经转移到了国内,国内的手机厂商不再那么依赖国外技术,另一方面自己做研发可以降低手机成本,以便于市场竞争。校园招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社会招聘,与同行争夺人才不可避免。苑江红说,国产手机和跨国手机公司抢的都是同一类人才,相对来说,由于本土手机厂商薪资开价比国际企业低。另外,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世界性品牌对人才,尤其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跨国手机公司在揽才方面比本土手机厂商更具优势。

手机市场上大规模的揽才现象对一些国际知名的手机厂商来说并不是普遍现象。索尼立信手机公司公关总监宁述勇说,对于一些国内的手机公司大规模招收人才,可能是根据各个公司的需求而定的,并不能说是一种普遍现象。一般来讲索尼爱立信手机公司招人都是有计划的,对人员的控制很紧。诺基亚有关人士也表示,公司的招聘一直在进行,因为手机行业发展速度很快,不断有新的职位需求出现,但从规模来讲不会出现急剧加大的情况。诺基亚一直以来都对销售、市场、研发人才有需求,但真正优秀的人才并不太好找。

什么人才最抢手

什么人才最抢手?这个问题对不同的手机厂商来说回答不同,都是在招聘各家的需求不太一样。其中提到招聘难度最大的是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2016年是国产手机的转折年,它们中很多走出国门,波导、TCL、中兴、科健、南方高科等国内手机企业,纷纷制定了扩大出口的战略。而要参与海外市场竞技,最迫切的就是需要组建一支具有世界先进管理经验以及本地化的人才队伍,来迎合海外细分市场的需求。波导、TCL、夏新、首信等都在试图用各种诸如高薪、优良的事业平台等优惠条件吸引海归人士以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人士加盟。一场国内手机厂商的国际人才战正在酝酿。

最近,波导开始在全球范围招募高级研发、营销、管理人才。据波导介绍,今年波导的出口将达到200万部,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高达30余个,在未来几年出口量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波导方面表示,迫切需要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工作经验的营销、管理人才,打造一支国际化的营销战队。

为索爱、波导等品牌进行研发设计的美国博通公司移动通讯中国研发部董先生告诉记者,从目前各厂商招聘的情况看,手机行业的技术人才缺口最大,也最为抢手。他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手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短,各厂商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而手机行业的研发又需要不同类别的技术人才的组合,以产品研发部为例,需要结构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手机MMI设计师、工业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等多位技术人员,每一岗位在研发过程中都缺一不可。有一些职位,既需要懂手机方面软硬件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能熟练掌握电子工程或计算机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标准非常高,因此招聘到这方面优秀的人才也非常难。

波导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苑江红介绍说,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结构设计等方面波导都有用人需求。如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懂造型美学知识、机械结构知识的人才。人才需求不但要跟得上手机生产,一批技术人员面临如何更有效地把产品推向市场的问题。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