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56页
5. 以和为贵,以仁为本
子贡不仅讲求信誉,而且还特别强调宽恕和仁爱。子贡曾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讲求“仁”也代表了儒家的另一思想——“尚和”。 ,并且把这一思想贯彻到了他的经商过程中,即“以仁为本,以和为贵”。 之心的统领下,人们之间才能和谐相融,才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上下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情同一家。 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子贡深受这一思想的熏陶 “和”即和谐、团结、融洽的意思。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追求“和”的理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性情和顺、纠纷的和解与和好、协作中要和衷共济、国家之间要和平相处等,这都是儒家文化的“和”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目标与追求。由此可见,“和”是何等的重要,只有“天时”和“地利”不见得就能取胜,“人和”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自古以来,儒商非常重视“和”的思想,并把它运用到商业活动中。他们提倡“和气生财”,“和为贵”,认为“老板与雇员之间的和谐,商家与商家之间的和谐,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和谐,商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都是实现管理目标和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没有“和”的存在,过于争强斗胜常常会导致两败俱伤,而合作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创利益,在“存异”中求发展和进步。 那么,要想达到“人和”的效果,就应该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情感桥梁,就是“仁”。“仁”与“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谓“仁”,就是“仁者爱人”,爱人即尊重人、爱护人和帮助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仁爱 换个立场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通的,在你拥有一颗“仁”者之心的同时,别人也会对你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你也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从而能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做人。 现代的商人应该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伦理和现代法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把传统儒学“仁者爱人”的胸怀和法治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现代商人所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及责任。在管理上施行仁政,交易之际也时刻保持一个“仁”字。当你以一颗仁爱之心与人交往,由此换来的就是他人对你的忠诚、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了凝聚力,使众人合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