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56页
4.诚信为本,一诺千金

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信作为人生的准则,这是对儒商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先哲子贡所提倡的美德。

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经商之本,是商业活动顺利进行和企业稳步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一个人如果讲信用讲到了众所皆知的程度,树立起了信誉,他就享有了一种无形的资产,这样的人做事情总比一般人多几分可靠性。

在《论语·颜渊》篇中,子贡与孔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叫做“子贡问政”,也就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子贡问政时,孔子说:“一个好政府应该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子贡问道:“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信”字。“信”是本,没有“信”,一个政府立不起来。再具体地说,没有“信”,一个人也立不起来,那么一个企业无信自然也会没有商家孔子和他合作。

把诚信二字分开来解释,诚就是真诚、诚实、虔诚之意,信就是信用、信誉、守信之意。诚偏向于内在,偏向生命主体,而信则偏向于外在,偏向行为表现。诚为体,信为用,以诚为本,方能有信用和信誉,方能言行一致,一诺千金。

提到“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它的出处。

据《史记·季布列传》记载,“一诺千金”的典故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季布。当时,季布是楚国人,为人重义气、重承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完成。因此,在楚国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原本是项羽麾下的一名将军,曾经多次围困刘邦,后来项羽大败,退至长江岸边举剑自刎;刘邦得到天下后,贴出告示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并且向世人宣告:“若有胆敢在家中藏匿季布者,则罪及连诛三族。”但是,人们都敬重季布,无论季布走到哪里都有人冒着连诛三族的危险保护他。

后来,季布来到了河南濮阳的周氏和鲁朱家,周氏和鲁朱便千方百计找人劝服刘邦,使季布得到了特赦,并且还任用季布做了郎中,后来又升任中郎将、江东太宗。

由此可见,言出如山,重言诺,得到的回报是多么的巨大。有了信誉的保证,人们就觉得你说的话值得信赖,也就多了一份成交的可能,少了一分疑虑和不安。而且,拥有这样的好名声,各行各业的人都愿意与你打交道,愿意与你交朋友,就会在无形之中多出了很多条可以走的路。反之,如果一个人不重承诺,言而无信,则难以在社会上“立身”,连脚跟都站不稳,要成大事岂不成了空谈?

值得注意的是,诚信又必须与行动相结合。《论语·先行》中记载,子贡问:“如何做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就是说,先为人们做出语言上的保证,然后再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意即君子必须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检验一个人是否讲究诚信,只要从言行是否一致判断便可以得出结论。

言出如山,一诺千金。在商品经济的今天,不仅人人都必须讲信用,而且要把信用讲好、讲出名气,所以诚信还要与智慧相结合。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正直者遭到陷害,真心者受到欺骗,诚实者受人利用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就应当将诚信与智慧结合起来。一个有智慧的人,懂得智谋,善于权变,善于知人察人,有一定的警觉,方能正确运用诚信之道。

因此,如果一个人能珍惜自己的声誉,发扬诚信的美德,美名一定会越传越广,越传越大,利润也会随之见长,而且会越长越高。

  【发表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