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机制: 拥有当时中国的北方,以曹操为军政首脑,"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其子曹丕,废汉献帝,一统北方,建魏国,占据了天时之利。
吴国机制: 拥有江东十六郡,地广人多,英才辈出。更难得的是,吴国三世之后,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领导吴国将士开创了吴国的新时代。
蜀国机制: 据有天府之国的千里沃土,文有诸葛,武有关张,可谓人和之势,无出其右。蜀国的崛起,也是文臣武将不世功勋的展现。
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一系列重大的战争,魏、蜀、吴终于在各自的经营机制之上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踞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方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称王。三国鼎立意味着各方寻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
如果给经营机制一个核心定义,最直接的方法是从它的源头--品牌去寻找。三国争霸,核心的秘密在于各方势力的号召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完成自己的品牌。
有关品牌的定义不胜枚举,现在最被广泛认同或许也是最可靠的说法是: 品牌是客户和潜在客户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内心体验。也就是说,机制说到底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形象、一种名声,更不是绚丽的包装、时髦的口号。机制告知客户可以期待什么,品牌化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忠诚和信任关系。
三个国家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机制品牌,解决的是地盘和人才与势力的关系,而企业的机制品牌解决的是企业与包含客户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供应商、社区、媒体等)及潜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而经营机制解决的是企业与员工及潜在员工的关系。
按照这样的逻辑,经营机制的定义应该是: 员工在企业内工作时的内心体验加上潜在员工对于进入企业工作的愿望强度。打造经营机制其实解决的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 一个是员工愿不愿意留在这里并且努力地工作,另一个是求职者愿不愿意来应聘。
企业经营机制是一种长效机制。所谓长效机制,要解决的是保持体制高效性的途径、方式的制度化建设问题,从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关系协调、程序严密有效的机制,始终树立组织成员的良好形象,保持组织队伍的活力,使企业走在时代的前列。
优秀的经营机制和优秀的产品品牌一样,可以给企业带来优厚的回报。第一,企业拥有好的经营机制可以使企业的战略得到高效率地执行,这是企业拥有竞争力的持久来源。第二,经营机制可以降低招聘成本甚至薪酬成本。第三,优秀的经营机制可以增强员工忠诚度。据权威机构的研究发现: 一个中高级人才流失的成本为其年薪的2.5倍甚至更多。第四,优秀的经营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找到真正想要的人。第五,经营机制是企业品牌核心要素之一,可以增强企业品牌的无形资产。越是优秀的公司其品牌价值占总资产的比例就越高,经营机制可以直接增加企业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