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亲:良心不好的人不能做药
我一直认为,修正能够靠做药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大,不是靠别的,是因为遵守了母亲的为人之道。因果报应,毫厘不爽。做好药,有好报!
在修正本部的大门上有一块牌匾,上书“德配天地,道贯古今”8个大字,这是已故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为修正题写的。
德的本意就是“得”,得于道谓之德,有德必有得。儒家之道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谓懂得至善之境界然后才有坚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够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够所处而安,然后才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够达到高境界。得,得其所止,止于至善,得到高境界,德也。
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最贵。”
天地万物,天能生,地能养,但它们不能治。只有“德”,能与天地媲美;只有“道”,可以跨越古今。
德为人的第一需要。修造自己的德行,以德动天。德即人德,人生的行为准则,是道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形式。神就是道,道即天道、自然规律,能按自然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孟子更说:“仁者无敌。”在孟子眼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所谓的“仁者”,就是有仁德之人;所谓的“无敌”,不是指实质上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是形容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无人能及的宽阔胸怀。
家母从我小时起,就教我凡事要多替别人着想。用我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诚待人,以礼待人,说实话,办实事,交挚友,不占便宜,不怕吃亏,不偷懒耍滑,更不能损人利己”。
与那个年代大部分的普通妇女一样,家母勤快、聪慧、善良。她中医世家出身,我的姥爷在当地是个有名的中医,母亲天资聪颖又爱求学,从懂事起就跟在姥爷身边,耳濡目染,从辨认药材,到抓药,到给病人诊脉看病、开药方,掌握了姥爷的全部医术,传承了姥爷的衣钵。和父亲结婚后,就在当地红旗医院做了一名中医。
母亲是勤劳的、善良的。即使是怀着孩子的时候,只要有人求诊,不管多远也要让父亲套上马车送她去。
由于父亲有着一手高超的木匠手艺,因此我们家的生活比一般人家要宽裕一些。但我们家的饭食却从来不会太宽裕。因为只要母亲看见有邻居吃不上饭,她柔软的内心就像被拧了一下,她宁肯我们自己少吃一点,也要给揭不开锅的邻居们多少弄点吃的。有时我们兄弟几个不解,她就会说:“人不能光顾着自己的肚子,自己吃了填坑,别人吃了扬名。”
这话听着有点粗糙,但话糙理不糙。这就是母亲用她朴素的语言在诠释着“德”。
母亲不仅对认识的人是这样,就是对讨饭的,母亲也从来不会让人家空着手离去,有窝窝头给窝窝头,有饭盛饭。有一次锅里没饭了,只有我还端着碗,母亲就把我碗里的饭给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