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活的智慧,人生的理性智慧

作者:叶雷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5-12-30

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将哲学的视野从“存在之物”拉回了“存在本身”,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彼在”与“此在”的问题。在时间的流水线上,人都是身不由己被抛入世界的,都是“向死亡的存在”,但死亡只是“走向终结的存在”,亡故才是“终结的存在”。

对此,印度大文豪泰戈尔显然有同感,所以在《飞鸟集》中留下了著名诗句:“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教人们关注“此在”,而不是“彼在”,因为“彼在”只是一个结果,而“此在”才是过程。女作家方紫鸾也正是在与死神的较量中,逐渐懂得了这个道理。在自己与乳腺癌的战斗中,出版了《微加幸福》;当她还原二十多个乳腺癌患者康复的故事之后,于是结集《生如夏花》,一再提醒人们:“不要等危机四伏的时候,才燃起对生活的热”。

病魔也许就是“此在”的人的一部分,但癌症就可能只是部分人“莫名其妙的遭遇”了。就以方紫鸾在《生如夏花》中关注的乳腺癌为例,全世界的女性,每年患上乳腺癌的只有120万人,死于乳腺癌的只有50万人。毫无疑问,“彼在”的人更容易屈服于死神,因为她们往往是“恐惧、无知、消沉和放弃”;而“此在”的人更容易重生,“豁达和警惕,将隐患杜绝,坚定与关爱,让死神绕行”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她们“即便经历痛苦和创伤,依然选择快乐和美丽”。

其实,中国的老子在几千年之前就发出了同样之问:“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也正是海德格尔晚年着迷将《老子》重译为德文的原因所在,他认为《老子》的“道”与他的“存在本身”是同一指向。关于死亡的状态,如果没有“生如夏花”,怎会有“死如秋叶”?

方紫鸾在《生如夏花》中,用诙谐的笔触记录她自己与身边病友、医生以及家属们相互鼓励、抗癌康复的心路历程;用坚韧的心书写灵魂,她们用最坚韧的意志去面对生命的痛楚,在科学的诊疗与精心的呵护下,让死神绕路而行;用最温暖人心的故事,让大家重新相信爱和美好,从现在开始去感知幸福,感恩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珍惜和满足。坚强的存在,不都是生命力的奇迹,而是“此在”的自己的“良心”;有了“良心”,每个人在命运多舛时就都有了另一种可能。

读了方紫鸾的《生如夏花》,便会明白,“向死而活”不是人生的悲观解语,而是人生的理性智慧。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从“彼在”回到“此在”,就如那些乳腺癌患者一样,生如夏花,让一切沧桑变得平静家常,用宽容和善意,坚韧和明媚,感恩和珍惜,让这个世界阳光和美丽。(作者:叶雷)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智慧人生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