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学习笔记:微重力环境从何而来

作者:棒ホ棒餹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3-06-19

微重力环境从何而来

为何人在太空舱中能到处飘浮,而在地面上不借助工具却怎么也飘不起来?这是因为地面上的重力把我们牢牢“绑”在地球上了。

学过中学物理学的人都知道,凡是物体都有质量,而质量是其固有属性,从物理学角度看来,是物体惯性的一种量度;大家还知道,空中落下的物体会经受重力加速度,在厘米克秒单位制中常用的近似值为980厘米/秒2,在地球上的各处,重力加速度有微小差别。重量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其值是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同一物体在地面各处的重量会有些许差别。

然而,倘若脱离了地球,跑到别处去,情况就不一样了,比方说,人到月球上后,重量变成地球上的重量的六分之一,因为月面上的月心引力是地面上的地心引力的六分之一。会跳高的青少年朋友在地面上一般能越过1米高度吧!那么一到月面,就能轻松地越过6米。设想一下,有一艘巨大无比的飞船,在神舟十号轨道上飞行,里面设一个跳高场地,随便哪个瘦弱小子在那里纵身一跳,就能跳出十万八千里,比神话中的孙悟空还有能耐。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太空舱里有微重力环境,“重力”微乎其微。我们就从微重力环境说起吧!

什么是微重力?简单地说,它代表一种受力环境,在该环境中的有效重力水平极低。低到什么程度?低到有效重力水平为地球表面重力的百万分之一,严格地说,这才算是微重力。目前对微重力有许多广义的理解,常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重力或低重力,有时衡量标准也稍稍放松一点,例如,在后面要提到的落塔试验中,有效重力水平达到地面重力的十万分之一,就算是微重力状态了。

实际上,在浩瀚的太空中,微重力环境是广泛存在的。比方说,在太阳系中,远离地球而不靠近其它星球的地方,重力就很微弱。根据牛顿300多年前总结出来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上空的单位质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的平方÷(地球半径+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平方

假如离地面的高度为零,单位质量的物体的重量的大小就是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由此可知,单位质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随着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减小的因子为:

地球半径的平方÷(地球半径+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平方

如果物体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许多倍,可以近似地把这个因子取成:

地球半径的平方÷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平方

如果这个因子小到百万分之一,就把相应的环境称为微重力环境。离地面1000个地球半径的高度就处于这样的环境。经常把这种环境称为“失重”环境,实际上,这时重力还存在,加上还有各种次级力的作用,要达到绝对失去重量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只能获得大体上的失重环境。例如,在离地面1000个地球半径的高度,原先正常体重的人会变得像一粒药片那么重,不飘飘然才怪呢。不久前,到火星去旅行或定居曾是热议的话题,倘若发射航天飞行器到火星上去,是一个漫漫长途,得耗时7个月有余。据查,火星与地球的距离最近约为5576万公里,最远超过4亿公里,在行程过半,尚未到达火星,也不靠近其它星体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微重力情况。

细心的朋友会问,神舟十号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00~360公里,太空舱里怎么会有微重力环境呢?这是因为,人们把空间飞行器发射到地球空间并绕地球作周期运动时,地球引力与空间飞行器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相平衡,在飞行器中也造成“失重”环境。人们对离心力并不陌生,中学物理学中就学过。在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就会产生离心力,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例如,在坐“过山车”时,车在圆形轨道上疾行时就能感受离心力的存在。航天飞行器绕地球作近似的圆周运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就与重力彼此抵消。于是乎,我们在王老师授课时就会看到多姿多彩的失重现象。

一般说来,在一个局部运动坐标系中,重力可以被某种力抵消,物体就受一种有效重力的作用,经常用有效重力与地面重力之比来度量参考系中的重力水平。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