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附中高一年级钱学森班的毛思锐得到了珍贵的互动机会,她提出的“太空垃圾”问题得到了航天员的解答。
毛思锐觉得非常幸运,她说自己以前就对太空垃圾问题很关注。她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一个直径10厘米的太空垃圾就有可能报废一个航天器,有的太空垃圾还有放射性,所以危害很大。这次得到航天员王亚平的回答,毛思锐满脸喜悦。她说,这堂课中奇妙的内容太多,最让她感到神奇的是“水膜变成水球”,“我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花几十万美元去太空旅行了,太空真是神奇的地方!”
来自史家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周不比说:“水膜实验太有趣了!这个实验跟魔术一样,我觉得刘谦也变不出来这样的魔术吧。”
人大附中一名高二女生问了水的回收利用问题,她说,自己一直很关注环保,所以对水的循环利用很关心。“今天太空授课的很多原理以前也学过,但没有见过这么生动的实验。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太空授课地面课堂的主持教师,101中学的史艺老师介绍说,自己春节前就得到消息,知道有可能跟航天员合作讲课。“心情特别激动,毕竟航天员对我们来说是既神秘又神圣的。”史老师专门为授课准备了红色的正装,她七岁的儿子不太明白什么是太空授课,一直兴奋地说:“妈妈要给航天员讲课啦!”
史老师说,与航天员的接触从3月份就开始了,老师们向航天员们介绍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情况,但并没有对授课内容进行指导。“看到王亚平讲课那么有条理,实验安排得那么丰富,演示得那么清楚,我觉得航天员真是全才!”
点击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