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洛克菲勒大学,关于野口英世的评价却跟我在日本听到的完全不同。我曾经试着问过洛克菲勒大学的几个同事,他们谁也不知道图书馆里的那尊胸像是谁。
不被认可的野口英世
我手头有本洛克菲勒大学定期出版的刊物,是2004年6月出版的。在这本杂志里,有一篇关于野口英世的报道,口吻看上去显得很微妙,有讽刺的味道。
报道上说,曾经有那么一段日子,在洛克菲勒大学的门口,每天都聚集着大量的日本游客,他们一再地央求门卫,希望可以允许他们到图书馆的2楼上去,他们想看看那儿的野口英世胸像。还有一天,有个旅游公司组织了3辆大型客车的游客来参观。这些日本人都很虔诚地依次在野口英世的胸像前拍照留念。因为那段日子图书馆里人流量太大,把那儿的管理人员忙得好辛苦。
这篇报道明显带着歧视。在这里,有件事情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那就是,在那年秋天,日本钞票重新改版,在新版的1000元钞票上出现了野口英世的头像,他是日本国民心中的英雄。在把野口英世在日本人心中如何如何伟大介绍一番后,报道又用讽刺的口吻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在这里,在美国,野口英世是不被认可的。他们对野口英世的评价,与日本人对野口英世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
野口英世在洛克菲勒大学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20 个年头。而这20 年,恰恰是洛克菲勒大学刚成立的20 年。如今,在洛克菲勒大学的校园里,关于野口英世,我们几乎找不到什么痕迹了。他的研究成果,即梅毒、小儿麻痹症、狂犬病、黄热病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功绩,虽然在当时得到了认可,也赢得了极高的赞赏,但是,由于他的研究理论里面充斥着矛盾与混乱,所以不久以后,就被宣布为错误理论。而野口英世本人,在人们心中也只不过是个酒鬼,一个花花公子的形象。于是,他在人类医学史上也没有成为什么主流人物,而仅仅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
而如今,他在图书馆里原有的静谧也被蜂拥而至的日本游客打破了,对此,作为个人,我觉得非常难过。
这里曾经还有一个人,他也为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创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医学研究者弗莱克斯纳,他成功地分离出了赤痢菌,被称为美国近代基础医学之父。
1899 年,弗莱克斯纳访日。在日本,他遇到了野口英世这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年轻人。于是,弗莱克斯纳宣布,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支持野口英世作研究。弗莱克斯纳刚回国,野口英世就紧跟着到了美国。这让弗莱克斯纳大吃一惊。但是紧接着,他就安排野口英世做了他的实验助手。很快,在他的支持下,野口英世不停地有着各种新发现,他还培养出了梅毒、小儿麻痹症、狂犬病、黄热病等病的病原体,写了200 多篇论文。200 篇,这个数目在当时是很令人震惊的。一时间,人们开始纷纷议论,甚至预言他将拿到诺贝尔奖。作为继巴斯德与柯赫之后的又一名人,他有了“病原体猎手”的称号。与此同时,他的出名也极大地提高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声誉。所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