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活物:寻找生命真相的传奇旅程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7节:四种字母(3)

  要想有效地解决纯度问题,或者说是杂质问题,也不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确实,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使实验样品达到100%的纯度。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从别的视点来处理这个问题。那就是,研究一下物质的“关联性”。

  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我进入京都大学学习。那个时候,我们都在京都大学里面过着非常悠闲的日子,因为学校对于我们升级没有任何限制。学分也只要在毕业前拿齐就好,大家的专业也都是在入学前就确定好的,不像东京大学那样为了确定专业而拼命地去争取分数,所以,老师对于考试的要求也比较宽松。

  结果,由于这种校园生活太过自由,很多学生都堕落了,他们浑浑噩噩地过了四年,到要毕业的时候才拿齐学分。对此,他们的结论是“是教养科妨碍了我”(“教养”这门功课学分不够的意思)。于是,也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刚刚高中毕业进来的大一新生里面,混有很多大四的学生在听课。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松散的学校生活还是很有意思的。那个时候我学到了一个词语—“关联性”,关于这个词语,我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这是一篇关于非生物特性的文章。它的意思我们都看懂了,但却没有人能把它生动地翻译出来。那个时候,有很多大四的学生把这个词翻译成“关联性”,物质关联性的方式。之后,这个词语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有这样一种方法,那就是,如果无法再继续净化实验材料,那么就证明一下对实验材料进行提纯的过程和实验材料的作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性”。

  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

  如果一种粗制物质中DNA的含量只有70%,这时其性质转化的效率不会很高。当你对实验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提纯后,比如说,经过净化DNA含量达到了99%,这时其性质转化效率也相应地提高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DNA的纯度与性质转化作用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 如果发生了性质转化作用的是混入实验材料中的杂质,那么,随着DNA纯度的提高,杂质将相应地减少,那么性质转化作用的效率也应该随之下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DNA的纯度与性质转化作用之间是没有根本关系的。

  研究的质感

  很遗憾的是,在艾弗里所处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上述精密的判断相关性的实验。在那个体现性质转化作用的实验过程中,从某种3 程度上来说,由于菌的无常性(R型菌的菌体会经常吸收来自S型菌的DNA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性质转化作用。而要想把这个过程给定量化则是非常困难的),人们无法用明确的数值来表达这一转化作用。即使如此,如果我们仔细研读一下艾弗里的论文就会发现,为了将这种现象定量化,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最终的结果是,艾弗里是正确的,批判他的同事是错误的。那么,支撑艾弗里一直进行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艾弗里就在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那所叫医学楼的6楼上,一心做着肺炎双球菌的性质转化实验,那个时候是20世纪40年代,而当时他都已经60多岁了。当然了,他是主管研究室的教授,他有很多的研究员,但是,他仍然亲自拿起试管,亲自操作吸移管。研究室里每个人的心中都对这个老教授充满了敬意。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