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活物:寻找生命真相的传奇旅程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11节:鲜为人知的英雄(3)

  病毒是一种生物吗

  病毒比单细胞生物还要小很多。如果我们把大肠菌比作是橄榄球,那么病毒(虽然其大小根据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就只有弹子球那么大了。在光学显微镜下,因为其在显微镜成像界限以外,所以是无法成像的。人类能看到病毒,靠的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发明的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倍率要高十倍甚至百倍。

  野口英世是在1928年染上黄热病去世的。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有病毒这个东西存在。而野口英世耗尽了一生去研究的黄热病、狂犬病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科学家们最初在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到病毒的时候,都纷纷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所观测到的病毒,与之前他们所了解到的病原体是完全不同的,它有着规则的形状,即使说成是“排列非常整齐”也完全不为过。

  在科学家们眼中,病原体是一种柔软的、彼此之间有着微妙的区别,并且有着很不规则形状的脆弱的球体。而病毒则完全不同。它就像画师画出来的一样,呈很漂亮的几何形状。有的是像正十二面体一样的多角立方体,有的像蚕茧一样呈螺旋状重叠在一起,还有的像无人火星探测机一样,呈机械状结构。另外,同一种病毒拥有着完全相同的形状。它们之间完全没有大小或者是个性方面的差异。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病毒是一种无限接近物质的存在体。

  病毒无法摄取营养,也无法进行呼吸,当然也就无法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等,即病毒是无法进行新陈代谢的。如果把病毒提炼到不与其他杂质混合的程度,然后在特殊条件下将其进行浓缩,就可以实现病毒的“结晶化”。而如果换成是不规则的病原体,这点是根本做不到的。结晶体排列都是非常规则的,病毒就好比是矿物质之类的不含杂质的物质。病毒的几何学性来源于它那排列得很规律的衣壳。病毒就是一个来自于机械世界的微型模型。

  但是,病毒有着其自身的特性,这一特性将它与单一物质划清了界限。那就是,病毒是可以自我繁殖的。病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靠衣壳内部的单一分子来实现的。

  病毒进行复制时,与“寄生者”很像。病毒是无法单独存在的,它需要寄生在细胞上,这样才能进行复制。它要附着在细胞的表面上,这里的细胞就是病毒的宿主。病毒从它与细胞的接合处往细胞内部注入它自身的DNA(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种)。这些DNA中包含着构筑病毒所必需的物质。而作为宿主的细胞,则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病毒注入进来的DNA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并以这些DNA为基础,不停地复制病毒材料,它们又在细胞内部重新构造出新的病毒。这些新造出的病毒很快就破坏掉细胞膜,一起冲到细胞外部,去寻找新的宿主。

  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如果用“能够进行自我复制”来对生命进行定义的话,毫无疑问,病毒是一种生命体。而病毒要寄生在细胞内部,依靠细胞来生存、复制,从这一点上来看,它又与寄生虫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仅从病毒粒子单体来看的话,它又只不过是无机的、硬质的“天然品”,并不存在什么生命的运动。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