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育“秩序宝宝”

作者:育儿专家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0-09-03

一个有序的环境对0~4岁的宝宝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宝宝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宝宝就会无所适从,甚至会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哭泣或发脾气。因此,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一种天生的敏感。蒙台梭利对幼儿的精神世界有一种深刻的观察,她发现:0~4岁是幼儿的秩序敏感期,而且他们对秩序感有一种自然的天赋感受。秩序感维系着幼儿的身心发展那秩序感究竟对幼儿意味着什么呢?蒙台梭利用以下这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大约1岁多的孩子。由于天气热,母亲将自己的外衣脱掉,顺手搭在手臂上,再去抱孩子,可孩子却开始大哭起来,而且哭声越来越大。这位母亲不知所措,试图想让孩子安静下来,但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济于事。对此,蒙台梭利观察分析后认为:这种啼哭是由一种无秩序的变化所引起的。于是她指导孩子的母亲,试着将外衣重新穿上,结果孩子就立刻安静下来。这可能是孩子认为,衣服就应穿在身上的,而不是搭在手臂上的。由于秩序感错了,所以引发了孩子的不适,从而导致啼哭。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当父母带6个月的宝宝去一个新环境,他就会闹。这是由于孩子秩序感发生了变化。孩子对环境的认知是整体性的,只有在整体明确的环境下,孩子才有可能让自己有目的地活动。而整体环境一旦改变,他就无法与环境建立各种关系的认知。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孩子对秩序是极其敏感的,秩序是孩子对生命的一种要求。”当周围的环境是有序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才会得到满足,产生真正的快乐,并进行各种探索和活动。因此,只有在有序的环境中,孩子才能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使智能得以建构、提升;反之,若周围环境杂乱无序,幼儿的心智发展都会产生障碍。幼儿对哪些秩序敏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力常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具体来说,就是父母要在生活中做到以下三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生活环境,将固定的物体放在固定的空间和位置上;了解和掌握孩子的生活规律,并引导他确立有序的作息时间;借助孩子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物品(比如自己的睡觉床、奶瓶、玩具等等)帮助他建立环境与自己的关系,使他较快地熟悉环境,并建立友好的、信赖的依存关系。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秩序敏锐的感受性、对精确的结构性的要求,是幼儿数学心智的一种表现,这将促进其日后数学智能的发展。而且这一时期,随着秩序感和精确性的建立,以及学习由社会准则、习俗等行为习惯和规范动作所构成的“秩序”,孩子的内心会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建立内在稳定的秩序感。抓住培养的“黄金期”作为父母,一方面要了解、尊重幼儿自然的秩序感,一方面要帮助他确立秩序感的意识。尤其是2~3岁的孩子,其秩序感的培养尤其重要。★ 在家中,父母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对孩子严守约定,答应的事情应该做到,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秩序性。★ 其次,引导孩子将自己用的物品、玩具放在固定的地方,并自行保管。★ 再次,孩子的吃饭、睡前活动等,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使孩子逐渐内化成固定的生活习惯。另外,孩子秩序感的建立,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这五种感知觉的锻炼和发展,会促进孩子秩序感的发展,并成为他一生学习的基础。在幼儿秩序敏感期中,使孩子最快乐的就是在有序的位置找到物品,所以,你可以让孩子多做这样的活动和游戏。2~3岁孩子喜欢对外界环境进行不断地探索。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能抓住时机,及时培养孩子的秩序感,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洋溢着欢乐。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学前教育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